任墨涵
我們家有兩個“吃貨”,一個是我,而另一個就是我媽媽。我媽媽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吃貨”,會吃又會做。
媽媽說,做一個合格的吃貨,首先要有知識。汲取知識有好幾種途徑。媽媽最愛看美食文學(xué),梁實(shí)秋、汪曾祺、唐魯孫等大文豪寫的美食書擺滿了案頭;媽媽還喜歡看美食紀(jì)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fēng)味人間》《味道云南》《美味順德》等等美食片看得我和媽媽口舌生津、垂涎欲滴;再有,就是媽媽關(guān)注了好多美食微信公眾號。所以啊,無論是媽媽帶我到石家莊的大街小巷,還是出去旅游,我們品嘗的各種美味小吃和地道的當(dāng)?shù)夭似?,都得益于我這個有知識的“吃貨”媽媽。
別以為我媽媽只會吃,她做菜也是一流的,要是我媽媽去參加個做菜比賽之類的,她一定能拿個獎項(xiàng)回來。媽媽會換著花樣兒地給我做早餐晚餐,周六日的大餐也是說做就做。我一邊做著作業(yè),一邊想著什么時候開飯。每次我都吃得美美的,只恨肚子不夠大。
再好吃的菜,吃多了也會膩,所以媽媽經(jīng)常嘗試新的菜式。這時候,媽媽關(guān)于美食的各種知識就派上了用場。記得那次去三亞,面對各種奇形怪狀的海鮮,還有叫不上名字的蔬菜,媽媽都能買回來,在公寓的廚房里做給我吃,還甭說,真的是鮮美無比。媽媽還注意做菜時營養(yǎng)均衡,所以,我這個“肉食主義者”,吃起蔬菜來也是津津有味。
媽媽常說:“做一個合格的吃貨,一定不要太胖,這樣才能毫無負(fù)擔(dān)地享受美食?!彼运?jīng)常去健身,也督促我一起鍛煉。不過對于我來說,美食當(dāng)前,體重就變得不那么重要,所以,每次跟媽媽一起旅游回來,我的體重總是會上升一兩斤。
這就是我的“吃貨”媽媽,她對我的愛就在那每天的一粥一飯里,在陪著我長大的一分一秒里。她給了我健康的身體,快樂的生活。我愛我的“吃貨”媽媽。
(指導(dǎo)教師:趙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