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遲凱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煤化工廢水特點,接著分析了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最后對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
0 引言
煤是煤化工生產(chǎn)的重要原料。經(jīng)過一系列的化學過程,原煤逐漸轉化為液體、固體燃料和化工項目。最后,通過相應的過程和過程,將其轉化為一定的應用價值。因此,煤化工廢水必須得到有效處理。否則,廢水將對周圍的土壤、水質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
1 煤化工廢水特點
煤氣化是通過編程生產(chǎn)過程來加工煤的過程,將煤轉化為氣態(tài)固體燃料、化工產(chǎn)品,用于化工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由于煤化工廢水中含有大量受污染的成分,包括氨、硫化物、硫化物等,多達300多種,因此排出的廢水含有較大的毒性。加強煤化工廢水處理已成為環(huán)保部門及相關企業(yè)關注的焦點。煤氣化廢水的特點:一是由于煤化工生產(chǎn)過程復雜,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會產(chǎn)生污染物并在廢水中收集,因此煤化工廢水中含有多種污染物。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廢水處理的難度,因此需要專門的處理技術。其次,煤化工廢水的顏色和濁度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煤化工的每一工序都會產(chǎn)生污染物,而這些污染物聚集在廢水中產(chǎn)生各種化學反應,會產(chǎn)生顏色較大的物質。三是煤化工廢水的降解難度大。主要是由于廢水中含有大量不可降解物質,導致廢水處理難度進一步加大。
2 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分析
2.1 MMO技術
通常在廢水處理中,更常見的活性污泥可以用來實現(xiàn)碳和氮的分離。其本質是普通活性污泥中含有微生物,在硝化、反硝化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已被煤化工企業(yè)用作廢水處理和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后,采用普通活性污泥進行脫碳脫氮處理。實驗表明,鱈魚濃度可以有效降低到16%,氨氮濃度可以降低到0.5%。MMO技術主要是將廢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質轉化為可進一步分解的鏈式化學物質。
2.2 CBR技術
CBR技術是一種生物流化床技術,它主要結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這兩種常見的廢水處理原理。在廢水處理中,主要使用比重接近水的生物材料。生物填料成本低,體積小,脫碳效果好,抗負荷沖擊能力強,在廢水處理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生物填料的密度較低,操作人員需要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術和技術,才能在污水處理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功效。在使用CBR技術吹制生物原料時,需要使用篩網(wǎng)、風管等設備進行更深層次的廢水處理。
2.3 UASB技術
UASB技術也被稱為上游厭氧污泥床技術。自1997年開發(fā)以來,該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廢水處理中,其厭氧生物處理方法主要依靠該方法,可分解廢水中的多種有機物,也可分離出一些液體、固體和氣體,這不僅可以提高廢水處理的效率。同時也可以實現(xiàn)資源的重用。
2.4 SBR技術
SBR技術也被稱為順序分批活性污泥技術。該技術是基于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處理技術,主要用于一些難以降解的有機物和氨氮污染物。根據(jù)“合成氨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廢水處理標準,SBR技術利用活性污泥進行廢水處理時可產(chǎn)生厭氧和有氧反應,有利于促進廢水微生物處理。
3 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及應用分析
3.1 預處理技術
首先,煤化工生產(chǎn)的廢水需要進行預處理。然而,由于廢水中含有各種有毒物質和高濃度的耐火物質,生物活性受到嚴重抑制。為提高廢水的降解性,為生物處理奠定良好的基礎,有必要利用物理和化學手段去除煤化工廢水中的有毒污染物,如酚類、氨類、硫化氫、脂肪酸等。在這一過程中,通常采用油隔離、沉淀和空氣預處理技術。其中,隔油主要有三種形式:重力分離、氣旋分離、凝聚過濾,重力分離又可細分為平流、斜管、平流斜管、平行波紋板分離法;空氣浮選主要有三種方式:溶解式空氣浮選、擴散式空氣浮選和電解式空氣浮選。
3.2 生化處理
以從煤化工廢水中除去油脂的生化技術為例,生化處理主要是指在清除有機物的過程中,利用微生物生化作用進行有氧、無氧處理。治療形式有多種選擇性。常用的生化處理方法有活性污泥、生物膜、氧化池等。由于生化處理本身的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煤化工廢水的處理,但生化處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水質變化小,容易產(chǎn)生污泥膨脹。同時,廢水中所含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對生化處理效果有很大影響。生化處理主要是對經(jīng)過預處理的廢水進行處理,進一步分解處理廢水中的有害物質,使其轉化為可重復使用的水資源。
3.3 深度處理技術
對煤化工廢水進行生化處理后,廢水中的鱈魚和鉻含量達不到排放標準。同時,廢水中還含有大量的乳化物質。如果此時排放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則需要深入處理技術。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物理處理,另一種是高級氧化法。例如,凝固沉淀、吸附、膜分離等常用方法屬于物理處理,這些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煤化工廢水的深度處理。根據(jù)有關報道,利用活性炭吸附和膜結合技術處理煤化工廢水,可達到排放標準。然而,物化方法的本質是污染物的分離,而不是污染物的降解。因此,如果采用物化方法,就必須加強污染物的描述和回收,以免對環(huán)境和生態(tài)造成二次污染。
3.4 濃鹽水處理
經(jīng)處理后,廢水只能通過濃縮鹽水處理再利用。通過雙模處理可以得到鹽濃度在3000至25000mg/l之間的反滲透濃縮水,同時提高廢水中的鹽含量,通過機械蒸汽壓縮和回收利用進行蒸發(fā)。將廢水中的鹽、鹽水排放濃縮為固體晶體后,進行填埋處理,實現(xiàn)煤化工廢水的零排放。
4 結束語
總之,從目前煤化工的發(fā)展來看,現(xiàn)有的廢水處理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廢水處理的需要。但從總體發(fā)展趨勢看,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不應僅限于目前的應用,還應要求有關人員依靠廢水處理的標準和需要,對該技術進行實際探索,加強理論建設,全面提高廢水處理質量。實現(xiàn)水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促進煤化工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工業(yè)經(jīng)濟的穩(wěn)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任錢云.氯堿化工的生高鹽廢水治理[J].化工管理.2018(33)
[2]任冰冰.高含鹽工業(yè)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河南科技.2018(28)
[3]孫佰發(fā).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8(20)
[4]李聰.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J].環(huán)境與發(fā)展.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