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媛玉
在我們家,“急先鋒”是我老媽,“慢郎中”當然就是我啦。這樣,我們便“冤家路窄”,好戲一出接一出地上演!
事件一:臥室對決
時間:每天早上5:50—7:30
地點:我的臥室
人物:老媽和我
時鐘剛剛走到5:50,我就被老媽從被窩里揪了出來。老媽把英語書拿給我,命令我趕緊背單詞。我睡眼惺忪沒堅持幾分鐘,就又不知不覺地鉆進了被窩。老媽在廚房里感覺異樣,便又飄回了臥室,再次把我扶起來,將英語書遞到我的手上,接著又去忙了。而我呢,抱著英語書,頭擱在腿上又“呼呼呼”地睡著了。就這樣堅持到6:00,老媽又來啦!這次老媽可是火冒三丈,眼里放著兇光。我一看不妙,便坐起來,磨磨唧唧地穿起了衣裳。老媽一下子就火啦!一把搶過衣裳“嗖”地套到我的頭上,又“嗖”地套到我的腿上。一眨眼工夫,我就被老媽“武裝”得整整齊齊。這時已經是6:13啦!接下來,老媽催我刷牙、洗臉,我卻像個老太太似的走進衛(wèi)生間,慢悠悠地拿起刷牙缸、牙刷、牙膏。老媽一見又急了,搶過牙刷、牙膏按著我的頭“唰唰唰”地給我刷完牙,又“嘩啦嘩啦”地給我洗完臉,然后我就被老媽押著去吃飯了。吃完飯,老媽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送我去上學,可此時,我感覺自己還沒從夢中醒來呢。
事件二:校門口等待
時間:中午11:30—12:00
地點:校門口
人物:老媽和我
今天中午,老媽臨時決定去姥姥家吃午飯。11:30她就到校門口來接我??梢恢钡?1:35也不見我的人影。直到11:50,我才不緊不慢地踱出校門。老媽一見就來氣,沖我吼道:“都幾點啦!你不知道今天有事兒嗎?說好的11:30,現在都11:55啦!你還有沒有準頭兒?”我聽后面不改色心不跳,慢悠悠地鉆進了車里,老媽已經指揮老爸開車了。
名師點評
寫人有兩寶,昵稱加事例,對比出效果。按昵稱加事例這種結構寫作文,很容易出彩。依本文來說,小作者先給自己和媽媽各定了一個昵稱:“慢郎中”“急先鋒”,讀者一看就知道是要寫一個急性子和一個慢性子的人,然后再列出媽媽的“急”和自己的“慢”的兩個事例,使文章清晰完整。
為更加突出人物的特點,這時我們還可以采用對比的手法。比如本文,在動作描寫上用了一系列不同的詞語,對快慢性格不同的倆人進行了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