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排毒廣告鋪天蓋地,古方、偏方、秘方有“排毒功效”,酵素、青汁則有“排毒魔力”。還有一些“排毒產業(yè)”,更是披上了現代醫(yī)學的大褂,并分門別類給身體器官“排毒”,如“皮膚排毒”“腸道排毒”“肝臟排毒”“腎臟排毒”等,不一而足。不過,這些花式“排毒大法”,真的能排毒嗎?
喝青汁、清“宿便”能養(yǎng)顏
排毒口號千萬條, “排毒養(yǎng)顏”第一條。在“排毒”界,能美顏的“排毒”最吃香。
“排毒養(yǎng)顏”產業(yè)提出了“清宿便”的經典理論——在腸管內停滯淤積了幾天的大便可產生毒素,被腸道反復吸收后,通過血液循環(huán)到達人體的各個部位,若不清除則危害健康,特別是影響容顏。以此為理論依據的“排毒養(yǎng)顏”廣告,把便秘說得非??膳隆?/p>
于是,青汁、酵素、排毒養(yǎng)顏類藥物等成為了美顏的好助手。“敷貼排毒”和“腹瀉排毒”也應運而生,前者稱,在皮膚上敷貼面膜就能排出面部鉛汞、清除化妝品殘留,使皮膚細膩光滑。后者則直擊要害,只要排出“宿便”就能排除毒素。
不過,專家認為,這些方法值得推敲。首先,“宿便”說法站不住腳。因為食物經過消化吸收最終變成大便,本來就需要一天的時間。如果說“宿便”是過了一宿的便便,那人體的每一坨便便豈不都是“宿便”?只有腹瀉病人才有“新鮮出爐”的大便。
其次,排毒養(yǎng)顏類藥物不可貿然吃。排毒養(yǎng)顏類藥物有些成分是番瀉葉、大黃等,是用十治療熱結便秘的,長期服用番瀉葉類藥物,由于藥物性寒,瀉下的同時可傷正氣,對人體造成損傷。
而那些非正規(guī)的敷貼產品不僅不能排毒,反而可能會引起過敏或產生局部刺激,甚罕導致色素沉著,最終美容不成反毀容。
“腹瀉排毒”的說法更是令人撓頭。大便質地是否正常,反映了消化系統(tǒng)內環(huán)境與腸道菌群是否協(xié)調。大便成形且排便不費勁,一般說明腸道內環(huán)境與腸道菌群比較協(xié)調。而腹瀉是一種病理狀態(tài),別輕易為了某種目的(譬如排毒、減肥)讓大便稀溏,這是一種因小失大的做法。
汗蒸、拔罐可以排毒
既然喝青汁、清宿便不能排毒,那么,出汗能夠排毒嗎?專家表示這也是無稽之談。
出汗一般可分為精神性出汗、溫熱性出汗、運動性出汗以及味覺性出汗等類型。無論哪種類型都是由于人體在一定刺激下(外界高溫、劇烈運動、精神因素或者刺激性食物等)產生的體內溫度升高。而我們的神經中樞有自我調節(jié)功能,可以通過出汗迅速調節(jié)體溫,從而使體溫維持恒定,相當十機體自帶的空調。
不少信奉“出汗排毒”的人喜歡汗蒸。對此,專家表示,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汗蒸。汗蒸時間太久,出汗太多,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尤其冬滅汗蒸時,更要小心汗出受風。
實際上,憑大量發(fā)汗來排毒并不科學。因為汗液中99%以上的成分是水分,不到1%的成分是尿素、乳酸、脂肪酸等廢物。而大量出汗會造成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此外,汗液中含有大量人體需要的成分,短時間大量出汗會造成健康危害。中暑原因之一就是持續(xù)高溫卜.出汗導致體液損失過度,沒有足夠體液供出汗所需,致使體溫調節(jié)失效,嚴重的可致死。
常有人為了減肥、“排宿便”或其他“排毒”理由,隔三岔五去美容中心或養(yǎng)生館拔罐,還常常被告知體內瘀很重或濕很重。其實,單純通過拔完罐后的身體表現,無法診斷濕或瘀。而且對于氣血虧的人群,更不適于過頻拔罐。
使用艾灸在皮膚上烤出淺二度燒傷的水泡,再用各種針具刺破皮膚,然后進行拔罐,拔出血液,這一系列做法,打破了皮膚屏障機制,對健康形成傷害。這種“艾灸”方法,不但沒有“排毒”功效,反而具有很大潛在風險,比如可能會造成細菌感染,甚罕造成艾滋病、乙肝等血液疾病的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