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奈《干草垛》系列作品背景及創(chuàng)作風格
(一)創(chuàng)作背景
19世紀以前的繪畫注重形與色的結合,并且在色彩方面更注重物體原本固有的顏色。自19世紀以來,歐洲開始出現了一些公眾場所,如公園、田野間。從而藝術家們由室內作畫轉移到了室外,人們開始注重戶外寫生。但是,一旦到戶外寫生,自然光對畫作的影響就發(fā)生了變化,對色彩的處理要求非常高。色彩是人的視覺對光的反應的產物,各個物體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色彩變化,到了90年代,莫奈開始創(chuàng)作組畫,即對同一物體在不同時期、不同季節(jié)進行描繪,因為要抓住光照在物體上瞬間的感覺,所以創(chuàng)作了多幅圖畫,《干草垛》就是這樣一組圖畫。
(二)創(chuàng)作風格
莫奈捕捉自然光下景物瞬間的色彩變化,用筆觸及厚涂法將色彩“搬”到畫面上,由于光照在不同物體上會出現不同的色彩的變化并且時間的不同出現的色彩也不盡相同,致使畫家反復的在畫作上涂抹從而使畫面產生一種朦朧感。莫奈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只出現一種風格,并且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沒有非常明確的陰影,也沒有特別明顯的輪廓線,整幅作品中的體積感、近實遠虛、明暗關系都是由色彩來完成的
二、《干草垛》系列作品的色彩解讀
(一)、作品中自然光對畫面色彩表達的影響
莫奈在繪畫過程中將繪畫對象的體積感與固有色表現的并不強烈,主要強調的是自然光照在物體上瞬間的色彩,在莫奈的作品《干草垛》中,作者時常捕捉陽光照在物體上的瞬間感覺,并用色彩將其記錄下來,從而展現給人們一幅色彩豐富,而又真實的畫卷。
由于《干草垛》是一幅組畫,表現得又是一年四季不同時期、不同時間的色彩變化,所以對于色彩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冬季早晨的干草垛,整體的色調是白色,對色彩掌控的非常好,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遠處的山加上近鄰的房屋若有若無的展現,襯托出干草垛這個主體物,這種色彩很好的詮釋了遠近景、虛與實的關系。
(二)色彩的主觀處理在畫面中的體現
1.色彩的純度在作品中的分析
原色是純度最高的色彩,原色在色彩中所占據的比例叫做色彩的純度。純度用來表現色彩的鮮艷程度和色彩的深淺,純度是根據色彩的鮮艷、深淺來判斷的。純度越低,色彩就會變得暗淡,純度降到最低就會失去原有的色相,就成了所謂的黑、白、灰。不添加任何其他的色彩的色彩叫做純色,在純色中加入不同明度的色彩(除黑灰外),會出現不同的純度的顏色,純度下降明度就會上升。秋季上午的干草垛,整體色調以暖色調為主,顏色很多,但整幅圖片中色調很統(tǒng)一,顏色純度也不盡相同,形成了整個圖片中顏色的純度并置。也就是說色彩的純度影響整個畫面的色調,純度統(tǒng)一,則整幅畫作的色調統(tǒng)一,不顯突兀,又能拉開前后靜物的關系。
2.色彩的明暗在作品中的表達
陽光照在物體上,使其形成明暗對比,這樣物體看起來有強烈的立體感。而色彩的明暗又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首先,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間段,陽光照在物體上的明暗不同;其次,觀察者對物體的遠近不同,所觀察到的明暗就不同;最后,物體本身的色彩、質地、肌理不同,其明暗不同。
光照比較強烈,所以明暗對比比較強烈,反之,光照比較弱,所以明暗對比也就比較弱一些。其次明暗對比也在于觀察者距離物體的遠近,觀察者距離物體較遠,看到物體的明暗對比就弱些,距離物體近,看到物體的明暗對比就強些。最后,照在不同的物體上,其本身的明暗對比也會不同。
以上說明了,色彩的明暗在作品有一定作用,可以強化物體的體積感。
3.色彩的冷暖在作品中的呈現
冷暖色在作品中可以使人感受到不同溫度,《干草垛》系列作品強化了色彩因素,根據色彩反射原理,又用顏色的冷暖構成空間,有純粹的表現力。
色彩的冷暖可以使人感受到不同的溫度,色彩的冷暖又可以形成空間的對比,近景的干草是暖色,是整幅畫作的主體物。后面的遠山用到了冷色調,在冷色調的襯托下整座山全部虛化并向后推移,使前后對比明了,近實遠虛,一目了然,從而形成了強烈的空間感。
三、莫奈作品對后世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
每個畫派都有其特點,例如浪漫主義藝術,將冥想和寓意通過想象變成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像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描繪運動很激烈和氣勢高昂將比喻與現實結合。而印象派畫家是將畫室搬到了室外,沒有戰(zhàn)爭,沒有想象,是真實的描繪一件事物,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了自然光對色彩的影響。而莫奈是印象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從印象派的創(chuàng)始到發(fā)展,莫奈對印象派的貢獻是無可取代的,他是真正實現了印象派理念的人,為印象派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印象派對后世的影響深遠,在后印象派中塞尚就用色彩展現了畫面中的體積、明暗關系以及造型等等。這即承襲了印象派對光的處理,又發(fā)現了色彩本身特有的特點。莫奈對藝術的追求是一成不變的,對藝術更高層次探索也是持之以恒的,要像莫奈學習,學習他那份對藝術探索、創(chuàng)新以及對藝術的那份執(zhí)著追求。莫奈對后世的影響深遠,不僅要學習他的繪畫特點更要學習他對藝術的精神。
作者簡介:
程運佳(1993.3—),女,漢族,籍貫:河北承德人,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18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美術,研究方向:油畫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