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琤 王聰武
摘? ?要:通過開展夏玉米品種試驗,研究不同條件下對玉米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獲取影響產量的基礎數據,為當地及相鄰生態(tài)區(qū)提供參考。
關鍵詞:夏玉米;品種;篩選;試驗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6-0132-03? ? ? ?中圖分類號: S513? ? ? ?文獻標志碼: B
1? ?試驗目的
夏玉米在合陽縣種植面積0.7萬~1萬 hm2,產量為2萬~3萬t。篩選適宜種植的夏玉米品種,可提高種植效益,為合陽縣玉米品種布局提供科學依據。
2? ?篩選條件及試驗安排
2.1? ?試驗地概況
試驗田面積4.3 hm2,品種為26個,對照品種為鄭單958。試驗地位于合陽縣城關街道辦孟家莊村村北,海拔700 m,旱地,有機井可微噴灌,地面平整,土層深厚,壤土,肥力上等。
2.2? ?試驗地品種分布
試驗地品種分布如圖1所示。
3? ?田間設計及栽培管理
各品種的密度統(tǒng)一按旱地種植標準3 400株/667 m2確定,不設重復。6月12日收獲小麥,播期為6月15日,播種時每667 m2施控釋肥50 kg、尿素20 kg,采取統(tǒng)一機械硬茬播種,每個品種2~4行,出苗良好,苗齊苗壯。出苗后達3~5片葉時,打苗后除草劑進行除草;7月底噴灌1次,每667 m2用水20 m3。在整個生育期間嚴格按照試驗記載標準,對各個品種的性狀、特性進行記載。數據見表1~表3。
4? ?氣候條件對夏玉米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據觀測記載,播前墑情較好,苗期高溫干旱,氣溫持高不下。7月降雨88.0 mm,7月初開始35 ℃高溫天數15 d以上、6月下旬至7月高溫干旱天數達30 d,為氣象資料記載以來歷史之最,夏播玉米停止生長,嚴重脫水干枯,對玉米灌漿有一定影響。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現幾場陰雨天氣,降水量228.7 mm,玉米恢復生長。由于前期光照不足延遲了部分成熟,使之豐產性不能充分表現,個別品種未發(fā)生病蟲害,表現突出。
5? ?產量結果
各品種產量性狀見表4。
6? ?品種篩選結果
達到并超過對照品種的有16個,前5名依次為:滑玉127、名玉20、豫豐3358、華皖602、吉祥1號,這5個品種的產量較對照增產幅度最大,晉單73、德單1002、美豫268分別排列最后3位,較對照產量水平差距較大。
由以上數據可知,苗期受低溫氣候影響出苗較晚,由于墑情好苗齊苗壯,花期以晴天為主,且干旱、高溫導致授粉不良,使個別品種病蟲害嚴重。在微噴溉僅1次、歷史罕見嚴重干旱條件下,滑玉127、名玉20、豫豐3358、華皖602、吉祥1號5個品種抗旱、抗病、抗逆性強,表現突出。結合幾年試驗表明,名玉20、豫豐3358、吉祥1號適宜在合陽縣及鄰近生態(tài)區(qū)種植,華皖602、滑玉127適宜在合陽縣夏播區(qū)旱地及相鄰生態(tài)區(qū)種植。試驗充分反映了在特殊氣候、生產條件及作業(yè)管理水平下各個品種的抗旱、抗病、抗逆性表現,為夏玉米科學選種積累了寶貴資料。
(收稿日期:201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