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楊景
說起木匠,人們就會想起手拿鋸子、刨子的師傅。這里說的這個“木匠”,卻是江蘇省泗陽縣公安局張家圩派出所的一名輔警,他叫張安,今年52歲。因為他在家排行老二,木匠又是他的老本行,于是同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二木匠”。從事輔警工作10多年來,張安把自己對工匠手藝精益求精的作風帶到了工作中,因業(yè)績突出,先后被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優(yōu)秀輔警。
火場搶險,他“心里有數(shù)”
2014年,派出所成立微型消防站,張安自告奮勇?lián)攲B毾绬T。雖然年歲不饒人,但他自從事起消防安全工作卻從未馬虎過。平日里,他對消防器材保管做到一絲不茍,還時常配合民警深入轄區(qū)企業(yè)、學(xué)校等消防重點單位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及相關(guān)器材使用演示。每年開春,柳絮、楊絮飄飛,鄉(xiāng)村火警高發(fā)。張安曾有一天從中午到晚上接處11起因楊絮引發(fā)火警的出警記錄。前前后后8個多小時,等到最后一起警情處理完,他才想起來自己連午飯都沒吃。
2018年9月的一天,派出所接村民報警稱,家中的煤氣罐著火。接報后,張安和同事迅速穿好消防服趕往現(xiàn)場處置。到達現(xiàn)場時,面對火勢正旺的煤氣罐,張安不顧個人安危,沖進屋內(nèi),將煤氣罐快速拖拽到屋外空地。大家這才齊心協(xié)力將明火撲滅。事后有人問張安:“面對危險,你不怕嗎?” 張安笑呵呵地說:“我心里有數(shù)。”后來所里給張安粗略統(tǒng)計了一下,2017年以來,這種火場中的煤氣罐,他抱出過4次。
后勤保障,他“有求必應(yīng)”
熟悉張安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床頭柜里有個“百寶箱”,里面收著的都是他的家伙什。平常派出所自來水管、電器、線路出問題,大家總會想到這個“二木匠”。張安只要一出手,總能做到“手到病除”。一年冬天,所內(nèi)多處自來水管凍裂。得知這一情況后,張安二話沒說,帶著自己的家伙什,踩著冰水,把閥門關(guān)停,再截斷凍裂的管道,而后重新買來水管安裝調(diào)試,解決了用水問題。2018年夏天,一場暴雨過后,所內(nèi)的宿舍不同程度出現(xiàn)了漏雨。等雨停后,張安扛來梯子,爬上爬下,對屋頂?shù)耐咂M行修補更換。當收工時,張安已是渾身濕透,幾近虛脫,但他還笑呵呵地對眾人說:“身體真的沒法和三十歲時比啦!”他已是知天命的年齡了。
關(guān)鍵時刻,他“舍命護卷”
2017年12月的一天,張安陪同民警押送一名犯罪嫌疑人到看守所。在返程途中,他們的警車遭一輛大貨車追尾。車禍發(fā)生時,兩名民警被巨大的沖擊波當場震得昏迷不醒,坐在車后排的張安也受傷了,頭部血流不止。就是這樣一個狀態(tài)下,張安忍著劇痛,第一時間上前檢查民警的傷勢,并將他們從車內(nèi)抱出來,等待救援。當想到案件卷宗和犯罪嫌疑人涉案財物還在車里時,他又立刻返回車內(nèi),將相關(guān)物品緊緊抱在懷里。直到其他民警聞訊趕來支援,張安才把這些物件移交。這時,為他縫合傷口的醫(yī)生不解地問:“有什么東西比命還重要嗎?”張安長出了一口氣,說:“這些東西可比命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