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建宇
摘要:金屬礦產是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資源,使用價值非常大,由于工業(yè)經濟發(fā)展進步速度加快,人們對金屬礦產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加大,為了提高金屬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相關技術研究人員應當深化金屬礦產地質勘查技術的研究。
關鍵詞:金屬;礦產;勘查技術
1 金屬礦地質成礦規(guī)律分析
金屬礦床成礦規(guī)律有四種,分別是金屬礦沿古動力方向相對成礦、巖相巖性對金屬礦成礦的影響、金屬礦體產狀對金屬礦成礦的影響以及礦區(qū)斷裂對金屬礦成礦的影響。
金屬礦沿古動力方向相對成礦,礦體產于上三疊統(tǒng)波里拉組,從已有的金屬礦資料來看,礦體產于灰?guī)r、碎裂灰?guī)r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由南向北呈條帶狀、似層狀金屬礦。金屬礦沿古動力方向,成礦以開放空間充填為主,主要呈脈狀、團塊狀和角礫狀產出。金屬礦在沉積淺色層的同時,有膨大分支現(xiàn)象,呈似層狀分布,在地理變化環(huán)境的影響下,總體西傾,傾角為40°~50°,進行金屬礦成礦,即沿古動力主流方向進行金屬礦成礦。主流方向成礦的金屬礦礦化較好,礦床的圍巖蝕變主要為黃鐵礦化、雌黃礦化、方解石化及硅化等。
巖石巖性對金屬礦成礦的影響,金屬礦區(qū)的礦化被嚴格控制在礦化層(礦區(qū)沉積淺色層),少量以脈狀形式產出。礦化層的巖石巖性多為石化灰?guī)r、淺色砂巖以及含礫砂巖,使得金屬礦產出在方解石化灰?guī)r中,部分產出在石巖性為中細一中粗粒砂巖中。受石化灰?guī)r、淺色砂巖以及含礫砂巖的控制影響,礦石礦物相互穿插,成礦在中細一中粗粒砂巖周圍,形成三階段,分別是早期微晶方解石化階段,中期的多金屬硫化物階段以及晚期的方解石脈礦化階段。
金屬礦體產狀對金屬礦成礦的影響,縱觀金屬礦區(qū)金屬礦成礦產出的部位,得出金屬礦主要是成礦在由北向南方向突然變緩處的巖層附近,同時變緩處的巖層兩側金屬礦變化不大,使得產出的金屬礦體產狀多偏于側狀。因此金屬礦主要成礦在由北向南方向,同時在轉折處從地表向下成礦。
礦區(qū)斷裂對金屬礦成礦的影響,金屬礦斷裂是由剪切帶的構造-巖漿活動造成的,巖漿活動為金屬礦成礦提供了熱動力來源。巖漿活動對金屬礦成礦有促進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提供了深部來源的成礦流體。礦區(qū)斷層處無礦化,金屬礦成礦與地殼板塊碰撞有關,所以在地殼板塊相撞之上金屬礦成礦較好。在金屬礦成礦期,地殼板塊碰撞造成礦區(qū)斷裂,使得局部應力釋放,使得金屬礦受到上部重力驅動,從高處向低處運動,同時沉淀析出礦物。
分析金屬礦的成礦規(guī)律是確定找礦方向的基礎,只有了解金屬礦成礦規(guī)律,才能確保勘探工作的順利進行。
2 金屬礦產地質勘查技術
2.1 地震勘查技術
地震勘查技術能夠對礦石的物理性質進行詳細分析,這對勘查人員判斷該勘查地區(qū)是否具有勘查意義具有重要影響,能夠有效避免勘查人員做無用功。盡管地震勘查技術實際應用率不高,但是其包含的散射波技術能夠對金屬礦產進行有效勘測,尤其是可以對地下介質分布不均勻的金屬礦產地區(qū)進行勘查,具有較大的研究開發(fā)潛力。
因此,相關技術人員技術人員在研究地震勘查技術時,可以重點研究散射波技術和反射波技術。結合國內外優(yōu)秀經驗和技術對散射波技術的缺陷(無法勘查高速層下的低速層礦產,無法勘查復雜的地質結構)進行修補,從而增強散射波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與效率。將反射波技術、散射波技術與金屬礦產勘查有機結合,利用反射波勘查散射波無法探查的地區(qū),從而有效避免金屬礦產勘查出現(xiàn)遺漏問題,進而提高勘查效率。
2.2 地質遙感勘查技術
地質遙感勘查技術以航空攝影為基礎,綜合計算機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tǒng)、空間科學、電子學以及光學等多種新型成果形成,將其應用于金屬礦產勘查工作中,能夠有效降低勘查人員的工作負擔,對避免勘查危險具有積極影響。
地質遙感勘查技術可以起到良好的勘查效果,不僅可以為金屬礦產資源分布范圍較廣、距離較遠且地勢相對復雜的勘探工作提供技術支持,還能對人類所不能抵達的地區(qū)進行金屬礦產資源勘探,對提高探查效率、降低勘查風險產生積極影響。
2.3 地下電磁勘查技術
地下電磁勘查技術理論上屬于地球地理勘查技術,將其應用于金屬礦產勘查工作中,具有明顯的效果。應用原理為:利用電磁場的脈沖波向地下傳送脈沖信號,利用信號反饋信息判斷地下是否存在金屬礦產。金屬具有導電性,如果被勘查地區(qū)的地下存在金屬礦體,當電磁脈沖信號發(fā)射后,金屬礦石內部會因為電磁反應出現(xiàn)電流旋渦,若是脈沖信號足夠強,金屬礦石導體內部空間會在脈沖信號波動間歇期產生交變磁場(異常場)。
脈沖信號只能保留極短的時間,但是金屬礦產內部異常磁場卻不會跟著信號一起消失,如果勘查人員利用地下電磁勘查技術進行金屬礦產勘查,便可以根據(jù)地面信號接收機所反映的異常磁場內部信號強度。
分析信號與磁場之間的時間關系,以此確定地下金屬礦產的空間分況、基本存量以及結構層次。
2.4 地球物理勘查技術
地球物理勘查技術是一種應用范圍較廣的金屬礦產勘查技術,它所勘查的對象的金屬礦產的物理性質??辈槿藛T利用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對某地區(qū)進行金屬勘探,可以得出該地區(qū)的地質結構、地層密度、放射情況、電磁感應等物理因素,將上述物理因素勘測數(shù)據(jù)與標準值進行對比分析,如果數(shù)據(jù)與標準值不同,那么可以說明該地區(qū)存在金屬礦產,如果相差范圍較小,則說明該地區(qū)存在金屬礦產的可能性較小。
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獲得的數(shù)據(jù)相對準確有效,勘查人員利用該技術開展金屬礦產地下勘查工作,可以解決許多勘查問題,這對提高金屬礦產勘查效率具有促進作用。
2.5 地球化學勘查技術
地球化學勘查技術的主要應用原理是:地下金屬原生礦體會在風化后解體,解體后的異常物質會分散于地表,并與地表物質有機結合,勘查人員通過分析這些混合物質的形成時間,便可以得出該地區(qū)是否存有金屬礦產。金屬礦體解體后的分散物質大致分為同生異常物質和后生異常物質,同生異常物質與原生礦體介質產生與同一時期,比如說金屬礦石風化解體后覆蓋于地表所產生的異常物質;后生異常物質主要是指在原生礦體介質生成之后,其他物質再風化解體與之融合,譬如地表裸露礦體風化后被有機物掩埋所產生的異常物質。
3 結語
總之,研究地質勘查技術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開采過程對金屬結構穩(wěn)定性的破壞程度,幫助相關人員以最低成本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勘查任務。
參考文獻:
[1]矯潤田.深穿透化探方法在有色金屬礦產地質勘查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8(03):162+164.
[2]陳子波,熊林根.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工作的幾點建議[J].世界有色金屬,2017(24):163-164.
(作者單位:沈陽天成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