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凱盈
習主席曾指出理論學習的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薄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薄氨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里引用的王國維的“三大境界”,是對歷史上無數成功人士的經驗總結?!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成大事者,首先要有直覺的追求,登高望遠,瞻察路徑。
還記得之前的數學市內知識競賽,難度很高,老師讓同學們自行選擇。其他的同學聞風喪膽,置若罔聞,唯有我去老師那里報名。比賽前夕,我抓緊時間練習,馬不停蹄地演算著一道又一道的習題,遇到一道難題甚至還會廢寢忘食。校方會租車把參賽的人送到參賽地點。我坐在車上,望著周圍陌生的面孔,心中不由得感到孤獨。終于到參賽地點了,我既緊張又激動。比賽開始了,題目真的很難。我苦尋無果準備放棄,但是忽然想起“三大境界”的典故,決定狠下心來一定要計算出答案。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不知過了多久,我的手顫抖著寫下最后的那一個答案,心中在吶喊著我終于解完了!幾個月后,校內進行頒獎,我內心忐忑不安,當我聽到我的名字時,我自豪地走上領獎臺,享受著成功帶來的喜悅。
在學習中,我們需要有明確的目標,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冷清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需要一如既往地朝著一個方向去努力學習,才能一馬平川,踏進成功的殿堂。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戀花》,概括了一種為學業(yè)而奮斗的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zhí)著態(tài)度,盡管遇到百般困難,仍執(zhí)著追求,忘我奮斗。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也要具有這種品質。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講許多成語故事,我感觸頗深的是囊螢映雪這個成語。囊螢映雪講述的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亮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學苦讀的故事,我由衷地敬佩古人堅持不懈,自強不息的精神。每當我精神懈怠時,我也會用這個成語來勉勵自己,努力奮斗,自強不息,堅持不懈。
第三種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背鲎孕翖壖驳摹肚嘤癜浮ぴΑ?。就好比文王被拘禁在牢里時推演了《周易》;孔子在窮困的境遇中編寫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創(chuàng)作了《離騷》;左丘明失明后寫出了《國語》;孫臏被砍去了膝蓋骨,編著了《孫子兵法》……一個人在經歷多次周折,多年磨難之后就會日漸成熟,豁然開朗,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習主席引用的這三種境界,告訴我讀書要有明確的目標、不移的恒心,最后實現自我超越。習主席的經典引用,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著作為新中國新一代的我們前進的方向。
(指導老師∶黃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