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芳
摘要:紅薯是河南主要農(nóng)作物之一,是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作物。根據(jù)紅薯生長期間土壤特性和生長特性,從育苗、整地、肥水管理等方面介紹了紅薯的科學管理技術,確保紅薯優(yōu)質高產(chǎn)。
關鍵詞:紅薯;高產(chǎn);優(yōu)質;田間管理
紅薯又名甘薯、地瓜,旋花科一年生植物。紅薯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適應性廣,抗逆性強,且耐旱耐瘠,適宜沙質或半沙的土壤上生長。開封位于河南省東部,由于黃河水多次沖刷,其土質多為黃沙土,最適合種植紅薯。沙質土壤雖膨松透氣,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相對較低,為了保證紅薯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其田間管理尤為重要。
一、育苗
紅薯育苗一般在二月中旬到四月中旬,薯苗素質與產(chǎn)量關系很大。薯苗壯,栽插后發(fā)根早、抗逆性強、生長快、結薯早;而老蔓、弱苗發(fā)根遲,莖葉生長慢、抗逆性差。據(jù)試驗,壯苗與弱苗分別采用相同的栽培技術,壯苗比弱苗增產(chǎn)20%以上,因此,培育壯苗是紅薯高產(chǎn)的關鍵技術之一。
(一)苗床選擇
薯塊育苗宜選用無菌無病、陽光充足、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塊做苗床,以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疏松通氣、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或沙性土為好。紅薯較耐酸,土壤pH值范圍以5.2-6.7為宜。苗床面積根據(jù)薯種多少而定,苗床寬約1.3m左右,排種完成后覆蓋塑料薄膜。
(二)排種
排種以斜排和平排方式為主。應掌握大薯排稀、小薯密排的原則,以利于苗床管理。排薯時要分清頭尾,不能倒排。排種后,用細土填滿薯間的孔隙,覆土要保持厚度一致,再用堆漚過的肥料與細沙混勻覆蓋。
(三)施肥
床土內(nèi)施入一定量的腐熟的牛、馬糞,床土墊平后,施100g/667m硫酸銨,以提高薯苗質量和數(shù)量。采苗期(種植前)5-8d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壯苗。
(四)繁苗
當薯種長出的苗長度達25-30cm時即進行假植繁苗,對分枝較多、生長較旺的薯田可剪掉2-3個分枝,讓薯塊得到更多養(yǎng)分。在假值苗節(jié)數(shù)達到6-10個節(jié)位時進行摘心打頂,促分枝,使養(yǎng)分向根部輸送。
二、整地、起壟
(一)整地
1、深耕。深耕能加厚活土層,使土壤耕層疏松,通氣性增強,有利于根系生長發(fā)育及塊根形成膨大。耕深以25cm左右為宜,一般不能超過30cm。
2、做壟。紅薯采用高壟栽培,增產(chǎn)顯著。做壟種植有利于雨季排水和有機物質分解,起壟地塊吸熱面積大,提高地溫快,白天溫度高,夜間降溫也快,形成晝夜溫差大的種植環(huán)境,有利于紅薯生長和根系積累養(yǎng)分。做壟時要求壟直,壟面平,壟距均勻,壟土實落,壟內(nèi)無硬心,壟高30cm左右,以利抗旱保墑。起壟一般選用東西走向,以便使紅薯接收到更多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二)科學施肥
掌握“農(nóng)家肥為主,化肥為輔”的施肥原則。
1、施足底肥。紅薯高產(chǎn)必須施足底肥,底肥以農(nóng)家肥為主,配合適量的化肥。一般每667m施農(nóng)家肥3000kg,復合肥50kg做為底肥。
2、適時追肥。紅薯追肥要及時進行,追肥一般分三次,第一次在栽后7d后追施促苗肥,在紅薯秧旁邊開溝追施氮肥3kg/667m左右,促進薯苗快速生長。第二次追肥在紅薯生長一個月后進行,每667m追施5kg硝酸銨和20kg硫酸鉀復合肥。最后一次施肥在紅薯生長的后期,100kg/667m草木灰加500kg水,浸泡4h,取上清液灌入裂縫,灌后用土將裂縫封嚴。
三、栽植
(一)選用壯苗栽植
壯苗莖粗、葉大、苗重、生長健壯,營養(yǎng)器官發(fā)達,抗逆力強,栽后返青快。
(二)田間插植
紅薯的插植方式主要有直插、斜插、水平插三種,宜根據(jù)土地的位置、地下水和種植季節(jié)的降雨情況選擇合理的插植方法。插植方法對薯苗發(fā)根成活、薯塊形成與膨大均有直接影響。
1、直插。適宜薯苗較短時,秧苗垂直插入土中2-3節(jié),其余在土外,深度8-10cm。由于插植較深,能吸收下層水分和養(yǎng)分,故抗旱抗瘠,成活率高,且省工,這種插植方法適合于貧瘠土壤種植。
2、斜插。長20cm的秧苗適宜斜插法,以45度斜插入土中10cm左右,苗尖露出表土1-2節(jié),再從另一斜面用短耙將土覆蓋于秧苗上,苗頂露出。此法栽插簡單,人土較深,抗旱性較好,成活率高,且省工,適合于干旱田地。
3、水平插。插時先在畦壟上開淺溝3-5cm,將薯苗水平放人溝中3-5節(jié),蓋土壓實,外露2-3個節(jié),使葉片多數(shù)在土外。由于人土莖節(jié)長,水平栽入,所以結薯條件基本一致。此法插苗較淺,人土節(jié)位都處在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中,薯塊形成早,膨大快,同時,由于苗莖在土中節(jié)數(shù)多,所以結薯位置高,且大小均勻,產(chǎn)量亦高。此法較費工,且用苗多,由于入土淺,抗旱能力較差,適于水肥充足、多雨濕潤的地區(qū)或水澆地采用。
4、插植注意事項。一是淺插。在保證薯苗成活的前提下,盡可能淺栽。薯苗栽得淺,人土各節(jié)處在土質疏松、通氣性好、晝夜溫差大的土層,這是塊根形成的理想條件。深和淺的程度應結合當?shù)氐木唧w條件來決定,一般沙地、丘陵旱地及春季多風、氣溫較低的地方要栽深些。二是適當增加入土節(jié)數(shù),做到帶水栽插。薯苗各節(jié)在適宜的條件下遇土生根,及時供應水分能使薯苗人土各節(jié)與土壤密切結合,促進生根成活,增加結薯數(shù)。一般入+4-5節(jié)為宜。
(三)合理密植
紅薯插植密度宜控制在4500株/667m左右,可根據(jù)不同品種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季節(jié)靈活掌握,實行高壟密植。
四、肥水管理
紅薯是塊根作物,根系發(fā)達,吸肥能力強,耐瘠薄,但要高產(chǎn)必須施足肥料。主要吸收氮、磷和鉀肥,需要量以鉀最多,氮次之,磷居第三位。據(jù)資料報道,每500kg紅薯中含氮1.8kg,磷0.9kg,鉀2.8kg。紅薯整個生育期都忌土壤漬水。根據(jù)紅薯的生長特點進行肥水管理,才能保持紅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平衡生長而獲得高產(chǎn)。
(一)還苗期至分枝結薯期
插植后15d左右,根據(jù)長勢及時補施苗肥,對補栽的苗適當多施,施肥以氮肥為主。這一時期是紅薯定根返青階段,需水量不多。此期由于消耗養(yǎng)分少,一般不施肥;降雨量大的地方要及時排除積水,防止?jié)澈?旱情嚴重時應及時澆水,澆水可以使用噴灌和滴灌,如果是漫灌,水深以壟高1,3為宜。
(二)分枝結薯期至莖葉盛長期
這一時期重點是控蔓促分枝。
1、在插植后45d前,需水量不多,田間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在莖葉封壟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應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
2、看苗追施促薯肥。在插植后60d前后,結合大培土重施鉀肥,一般施草木灰100kg/667m,或硫酸鉀6kg/667m。
(三)莖葉盛長至薯塊膨大期管理
這一時期重點是通過水分管理保持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平衡生長,防止水分過多造成生長過旺,要注意疏通溝渠,做到澇排漬水、旱灌水,并注意防治蟲害。
(四)薯塊膨大期至收獲前
這一時期為薯塊盛長期,葉色轉淡,是塊根淀粉積累的重要時期。對葉片早衰田塊,可施少量氮肥(約2kg尿素),沖水淋施或噴施,旱時注意適時灌水。
五、紅薯病蟲草害防治
(一)除草
雜草不僅與地上部的莖蔓爭奪生長空間,影響通風透光,也與地下部的薯塊爭奪土壤養(yǎng)分,部分雜草還會造成薯塊的畸形,使紅薯的產(chǎn)量和品質受到影響。因此,惡性雜草一定要及時拔除。紅薯田間除草,可人工中耕除草,合理使用除草劑除草效率更高,適合目前農(nóng)村勞動力少的特點。
(二)病蟲害防治
采用脫毒薯苗,有利于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紅薯生長期間病害較少,蟲害主要以紅薯麥蛾、紅薯天蛾的幼蟲和紅薯白飛虱等,紅薯麥蛾、紅薯天蛾是食葉性害蟲,主要咬食葉片,嚴重時全田的葉片損失率可以達到20%-30%,影響光合產(chǎn)物的形成,應及時防治。可選用48%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如果葉片損失率低于10%,由于紅薯葉面積比較大,對于產(chǎn)量影響很小,可以不進行防治。
紅薯白飛虱在薯田普遍發(fā)生,多數(shù)散落在葉片背面吸食汁液,導致葉片萎蔫下垂不挺直,影響紅薯的產(chǎn)量和品質。白飛虱具有趨黃色習性,可以采用黃板誘殺。
六、中后期控旺及提蔓
控旺是紅薯生長期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7月上旬至8月下旬正值雨季,高溫高濕,紅薯植株生長快。此期莖葉盛長、塊根膨大,葉面積系數(shù)到達最大,為避免徒長,要及時做好控旺。生長期間一般不翻蔓,對莖葉旺長,葉色濃綠,葉柄過長,毛根和柴根過多的陡長苗,采取提蔓控旺,方法是:將薯蔓輕輕提起,然后再放回原處。同時,結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間濕度,改善通風條件,抑制莖葉生長,促進塊根膨大。切忌翻蔓,翻蔓易損傷莖葉,打亂葉片分布,減弱葉片光合效能,影響?zhàn)B分運轉與積累,從而造成減產(chǎn)。
七、適時收獲
紅薯收獲時間要把握好,一般在氣溫降到15℃左右即可收獲。太早或太晚都會影響紅薯的產(chǎn)量和品質。收獲時,要盡量減少紅薯塊莖破損??蓪⑻俾畹粢徊糠?,曬2d左右,再進行收獲,盡量減少紅薯表面的水分,以增加其儲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