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楠楠 馬夢婕
2019年7月26日上午,全國總工會國際交流中心,全國勞模療休養(yǎng)活動正式啟動。
全體勞模大合影結束后,勞模們爭相涌向主席臺拍照留念。活動現場,身披大紅綬帶、胸前掛著明晃晃獎章的他們是接下來的活動主角。
嘈雜的人群中,一個頭戴大檐帽的干瘦身影很是顯眼一穿著發(fā)舊的海事服,操著一口濃重的方言,正貓腰整理著一沓凌亂的紙張……
他叫王炳交,今年62歲,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島航標處團島燈塔長。那一沓紙是他寫的詩,記錄了自己的工作學習心得,從小島一路帶到了北京,打算送給療休養(yǎng)的勞模們。守護燈塔43年,小學學歷的王炳交成為保養(yǎng)維護燈塔、創(chuàng)新發(fā)明的技術大拿,也成為一個“打油詩人”。在那個只有海浪聲相伴的小島上,寫詩豐富了他單調的生活。
這次來北京,王炳交有一個采風任務。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他,親眼見證了祖國的變化。今年,他正在醞釀一首關于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詩,想通過這幾天和勞模們交流增加靈感,歌頌那些共和國建設者們。
“共和國建設者”也是今年勞模療休養(yǎng)活動的主題。首批近200名來自全國各行業(yè)、各時期的勞模們,相聚于北京,在為期一周的療休養(yǎng)活動中放松身心、交流學習、開闊視野,這也是全總連續(xù)第19年組織的勞模療休養(yǎng)。
共和國的建設者
“高舉紅旗去戰(zhàn)斗,踏著鐵人腳步走,雄赳赳、氣昂昂,泰山壓頂不低頭……”勞模座談交流會上,來自黑龍江大慶油田第四采油廠第二油礦工藝隊的工程師段福海為大家獻唱了一首《踏著鐵人的腳步走》。還有5年就要退休的他唱起這首歌依然情緒激昂,引得現場掌聲陣陣。
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段福海是深受“鐵人精神”鼓舞的一代人,扎根油田30多年,至今已經有100多項革新成果,被同事們稱為“油田發(fā)明家”。他總結的“283”技術革新工作法,不僅在大慶全油田巡回講座,還走進了吉林油田、遼河油田,讓更多的人接觸和認識技術革新。
首批參加療休養(yǎng)的勞模來自機械制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鐵路民航,以及通信、電力、林業(yè)、采礦、環(huán)衛(wèi)、醫(yī)療教育等多個行業(yè)。
他們中,有人人熟知的大國工匠——63歲的貴州航天風華公司鑄造工人毛臘生是伴隨著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艱苦奮斗的一代航天人,他的工作是用砂子為導彈鑄造艙體。僅有初中學歷的毛臘生懷揣“匠心”,用滿腔熱情去“讀懂”冰冷的砂子,他參與生產的系列型號導彈4次亮相國家閱兵儀式。
他們中,有被稱作江南“最美焊花”的女焊工——江南造船有限責任公司模塊部電焊工朱瑞霞巾幗不讓須眉,從一名普通的農民工成長為公司的氬弧焊技師、技術創(chuàng)新帶頭人。由她創(chuàng)新研制的特殊工裝,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空白,讓外國專家為之拍手叫好。但在與其他勞模交流時,她只用“我是一名普通的電焊女工”來介紹自己。
他們中,還有年輕的勞模面孔——河南平高集團首席工匠胡中輝,25歲時就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6歲成為高級技師,29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經他加工的零件誤差能控制在0.02毫米之內,比一根頭發(fā)絲還細,遠小于傳統(tǒng)車床加工的0.05毫米誤差。
不論他們是否像天津河北區(qū)環(huán)衛(wèi)局一所掃道工人徐文華一樣,帶頭組建“勞模宣講團”并精心組織勞模演講培訓班;不論他們是否像為別人服務了20多年的“百姓電工”左光滿一樣,直到退休后才有時間參加全國勞模療休養(yǎng)活動,這一天,他們都是勞模療休養(yǎng)活動中的一員。他們都曾在不同時期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發(fā)展作出過貢獻,他們都是“共和國的建設者”。
勞模們的精神之旅
根據全國總工會下發(fā)的《關于做好2019年勞模療休養(yǎng)工作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營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濃厚氛圍,今年的勞模療休養(yǎng)以形勢報告、讀書交流、勞模講堂為主要內容。
7月27日下午的勞模大講堂上,來自青海西寧的泰欣出租車隊隊長閆立平第一次與自己的偶像包起帆面對面,激動不已的他走上臺為包起帆獻了一條潔白的哈達。這條哈達是閆立平早早就準備好的,跨越1700公里,從青海帶到了北京。
講堂上,勞模們都在認真地記筆記或用手機拍照記錄,其中,來自富士康科技集團精密機械事業(yè)群的技術工人楊飛飛全程錄了音?!鞍鸱蠋熗ㄟ^改良生產方式來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安全的創(chuàng)新理念,非常值得我學習。我也是搞機械制造的,我年年都在搞創(chuàng)新?!睏铒w飛不僅通過創(chuàng)新從公司競賽中脫穎而出,還評了全國勞動模范。
在此次“共和國建設者”主題勞模休養(yǎng)活動中,全國總工會還專門邀請政治、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勞模作形勢報告,安排勞模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將“共和國建設者”主題療休養(yǎng)作為廣大勞?!安煌跣?、牢記使命”的精神之旅。
據全總勞動和經濟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療休養(yǎng)活動還將組織勞模就近就便開展實地考察、國情調研,觀城鄉(xiāng)新貌、看身邊變化。今年7月至11月,全總將分批次組織5000名勞模赴各地療休養(yǎng),包括開展勞模進高校學習交流的“新時代奮斗者”主題療休養(yǎng)等。
不忘初心再出發(fā)
“從事鐵路工作40年來,雖然在崗位做出了一點成績,黨和國家卻給了我勞動者最高的榮譽稱號,每年國家都要安排勞模療休養(yǎng)活動,我已是第5次參加了?!边@是內蒙古通遼鐵路的車輛段工人楊春光在來北京的動車上寫下的小感受。
勞模療休養(yǎng)是對勞模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褒獎,是黨和國家對勞動者的關懷。截至2018年,全國總工會共組織近5.5萬人次的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部分省部級勞模參加療休養(yǎng)。
“要做的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還有很多?!倍胃:8蓜艃簼M滿地說道,回到油田,他要更加抓緊時間做他的創(chuàng)新。沐浴在黨和國家關愛中的勞模們,將更加堅定地擔起共和國建設者的使命,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
如同徐文華繼續(xù)回到不起眼的垃圾清掃崗位上,打掃干凈片區(qū)的每一條街道,帶著他的勞模宣講團,進車間、進學校、進工地,講述一個個接地氣、樸素的故事;
如同王炳交回到早已融入自己生命的小島上,像那座百年燈塔一樣,不停歇地發(fā)光發(fā)熱;
如同退休的左光滿還將繼續(xù)接通一個又一個轄區(qū)居民的電話,履行著“用電有困難,請找左光滿”的承諾,不減當年在病中拔掉吊瓶跑去為停電居民搶修變壓器的勁頭兒;
如同朱瑞霞拿起焊槍,穿上工服,帶領更多女焊工爭做“最美焊花”;
如同年輕的胡中輝回到滿是噪音的車間,帶著他的創(chuàng)新工作室向著技藝的新高峰沖刺……
未來,他們依然是共和國建設者中平凡卻閃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