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明明
《水滸傳》里,看似一根撐窗子的木棍引起的罪,邏輯結(jié)構(gòu)看上去是這樣。木棍砸中西門,西門撩撥王婆勾人,惲哥挨打,為報私怨賺武大,武大愚蠢送了命。其實惡的起源是閑,如果金蓮每日忙碌,無暇胡想多思,即使再風(fēng)流的人,也未必能撩撥得動,因為一個人心就那么大,能裝的事并不多。倒是無事可做的人,時間要比忙碌的人多出許多倍,太閑的女人才會對忙碌的丈夫挑肥揀瘦。
在王朔小說里,那些十多歲的不良少年生瓜蛋子,讀書不好,又無法工作享受賺錢的樂趣,越來越無聊,破壞的欲望很大。青少年犯罪,起因也是因為太閑。如果他們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就會百分之百投入,那就自然不那么無聊,破壞的欲望也不會那么大。
對城市人來說,每個人都渴望閑,睡覺睡到自然醒。其實真過上這樣的生活,就意味著你在被時代淘汰。懶惰催生封閉,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會隨之越差,賺錢的能力也會越差。同樣,懶惰催生憤怒,隨便找件事情寄托自己的無聊。犯罪、欺騙,也許一次頭腦發(fā)熱,就把自己的人生報廢,了事!
一般的人,閑不下來,能閑下來的人,一定不是等閑之輩。
一個懶惰、憤怒、心性不夠的人,即使放在眼前的是“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他也不會看出任何美感。
只有那些敢于挑戰(zhàn)忙碌、進(jìn)取、智性的人,才能有境界看到無邊落木、幽居空谷。沒有無緣無故的境界,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智慧。
無聊永遠(yuǎn)不會產(chǎn)生智慧,只會讓自己成為惹事的少年,懶惰的中年,煩人的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