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又稱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歷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寧夏銀川市西,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間,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
西夏王陵營建年代約自11世紀初至13世紀初。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響,使?jié)h族文化、佛教文化、黨項族文化有機結(jié)合,構(gòu)成了我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在中國11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西夏陵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gòu)成的景區(qū)。它承接鮮卑拓跋氏從北魏平城到黨項西夏的拓跋氏歷史。
西夏是十一世紀初,北宋時期由黨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王朝。它歷經(jīng)10代,共189年,前期與遼國、北宋,后期與金朝、南宋并存。
黨項是西羌族的一支,又稱黨項羌,原先居住在青海東南和四川西北部的高原地區(qū)。漢朝時期,他們遷徙到河西走廊地區(qū),以游牧為生。黨項人以不同的姓氏組成8個不同的部落,其中最為強盛的是拓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