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市鄰水縣九龍鎮(zhèn)馬鹽村的李路長已經(jīng)記不得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了。自29年前母親失明以來,他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鄰近的羊鹿灘村。每次離家的時間,從不會超過半天。
李路長也記不得多久沒睡過一個整覺。每天夜里,他總會起來兩三次,給母親蓋被子、端尿盆子。在過去的29年里,照顧母親這件事,周而復(fù)始:給母親洗臉、洗頭、洗腳,準備一日三餐,清洗母親因大小便失禁換下的衣物……
有人說,“李路長,要不是你這個老媽拖累,你說不定都娶上媳婦了,你這一輩子不值得。”李路長卻說:“他是我媽,她養(yǎng)我小,我理應(yīng)養(yǎng)她老,哪有啥值不值得?!?/p>
李路長今年55歲,盡管年紀不大,卻已滿頭白發(fā)。33年前,李路長父親去世時,他22歲,家里最小的弟弟才8歲,兩個妹妹正處于讀書的年紀?!稗r(nóng)村有個說法,叫長兄為父?!崩盥烽L說,父親過世后,他便開始扛起照顧家人的責(zé)任。
四年后,母親也因多種疾病導(dǎo)致漸漸失明、大小便失禁?!白児蕘淼锰蝗涣耍艿苊妹眠€小,只能靠我這個大哥來把家扛起來?!崩盥烽L說,那時,為了掙錢養(yǎng)家,他不僅種了很多田地,平常還要四處打零工,“搬磚、和泥、修路,什么都做”。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李路長把整個家撐了起來。
“要是不了解他的人,絕對看不出來他是這樣一個細心的人”。在馬鹽村村主任鐘世文看來,李路長性格耿直、不愛說話,是個錚錚漢子,但在服侍其老母親這件事上,卻做得細致入微。
“以前有人給他出主意,說他到鄰村打零工時,中午回去那趟來回就要花兩個多小時,麻煩,讓他把飯和菜煮在一起放鍋里保溫,讓母親自己吃就行,但李路長聽了直搖頭,說‘要不得’。”鐘世文說,后來他才知道,李路長的母親喜歡吃炒菜。“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李路長用29年的陪伴與悉心照料告訴我們,久病床前有孝子”。
如今,乘著精準扶貧政策東風(fēng),李路長家的生活條件改善了:母親生病了有醫(yī)保兜底,每月政府還要給予她一定的補貼。去年9月,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李路長還和母親搬了新家。李路長說,他對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很滿意。
(摘自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