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寶玉
隨著我國教育業(yè)不斷發(fā)展進步,校園文化建設成為提升學校質量以及創(chuàng)辦優(yōu)質學校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成為學校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具備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尤其在小學學校中,在小學生年紀較小的因素下,校園文化的建設更是重要事項。學校相關部門要切實深入研究校園文化建設的實際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而采用有效的措施將其解決。
一、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一)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其目的是實現(xiàn)精神文化的傳揚,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則需要建設相應的物質文化,物質文化建設能夠有效推進學校文化的建設,并且其作為實現(xiàn)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載體,很大程度地支撐著校園文化建設的進行。校園物質文化其實就是一個校園文化組成中的硬件,能夠看得到、摸得著,其中包含的每個實體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一定意義上反映了校園教育的價值觀。
(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方面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其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tǒng)和所有師生員工認同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以及生活觀念等,能夠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本質、個性以及精神面貌。一般來說,校園精神文化又叫做學校精神,并且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以及人際關系上有著明顯的表現(xiàn)。
(三)學校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中還包括校園制度文化,校園制度文化包括學校一系列的傳統(tǒng)、儀式以及規(guī)章制度等,其在學校維護正常制度方面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時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tǒng)。在實際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制度建設、隊伍建設以及組織機構建設。在小學校園中,無論是在學校的教學、科研、校園活動、管理或者生活,都滲透著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對校園素質教育的實施以及精神文化的建設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能夠健康成長,最終促進學校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二、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考慮特色建筑、忽略歷史傳承
歷史傳承是我國教育業(yè)中重要的學習部分,其能夠代表一個學校的文化底蘊。但是現(xiàn)階段我國很多小學學校中沒有注重歷史傳承方面的重要性,使學生和教師不了解學校的歷史以及發(fā)展前景,甚至連必備的校歌、校徽、校訓也沒有。
(二)活動開展過于注重形式、忽略內容
每個學校每年都會有校園活動,由于習慣性導致學校中的領導以及教師將其當成了例行公事,因而每個人態(tài)度不端正,只看重結果和形式,而忽略了活動的過程。
(三)學校辦學理念脫離時代
學校在建設發(fā)展的歷程中,制定的教學理念都是根據(jù)上級的要求完成,導致教學理念單一,全是“以人為本、強化管理”等形式的空口號。
(四)校園管理過于簡單
校園管理者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過于重視自身的利益,將管理工作變成了單向的信息傳遞,從而缺乏和各級部門之間的交流溝通。
(五)教師的職業(yè)態(tài)度不端正
校園中最能表現(xiàn)校園文化建設的就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和關系,當前最常見的教師教學現(xiàn)象是為了教學而教學,而學生則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缺乏靈魂的交流討論。
三、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校園文化建設力度不強
我國多數(shù)的小學學校都是使用校長負責制,每位校長在同一所學校中擔職時間大概是4~5年,有的會更短一些,這就導致校長對學校歷史的忽略,因而只有少部分的學校才會設置屬于學校的歷史陳列室,開設相關的課程。就是因為這一因素,使學校中每換一任校長,其校園文化建設就要重新開始,故而不利于校園的發(fā)展。
(二)學?;顒尤狈ξ幕瘹庀?/p>
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開展的校園活動只有充滿活力才是有意義的,如今很多校園在制定校園文化建設的管理制度時,側重剛性的管理風格,而缺乏變通和柔軟,其較為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學生的參與度不高。
(三)教育觀念和教育價值的不同
一所學校的發(fā)展前景和辦學理念有著很重要的關系,辦學理念直接決定著校園文化的建設?,F(xiàn)如今的辦學理念過于注重競爭關系,較為常見的就是文化建設過程中內容單一,學生根本沒有適合發(fā)展的平臺。
(四)信息傳遞方式單一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多是學校下決定,教師和學生跟著做,很少有學校能夠主動詢問教師喜歡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學生喜歡什么樣的學習,所以在課堂中常常發(fā)現(xiàn),教師單一地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之間的交流幾乎為零。因此教師不了解學生的想法,學校不了解師生的想法。
四、小學文化建設的對策分析
(一)校園文化建設要樹立長遠的目標
每一所學校在發(fā)展過程中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要尋找未來能夠生存發(fā)展的道路,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樹立長遠的發(fā)展目標,將全校師生組成一股積極向上的推動力,使每個成員都能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從而有效促進學校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
(二)人文規(guī)定、完善學習環(huán)境
一般來說,學校擁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設施物質環(huán)境能夠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且能夠改變師生的態(tài)度和觀念。學校在此基礎上,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導入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校園活動中引導師生積極參加相關的教育課程。
(三)人性化管理和制度管理結合
學校在制定規(guī)章制度的過程中,要由學校管理者和教師一起參與制定,這樣可以收集多方面的意見。同時班級中的規(guī)章制度也要如此,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提出意見,制定適合班級發(fā)展進步的班規(guī)。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激勵機制,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獎勵學生優(yōu)秀的行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結語
我國學校在發(fā)展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眼前的利益,還要注重培養(yǎng)祖國的人才,這就需要校園積極對待文化建設,接受外界的挑戰(zhàn),尋求屬于自身的機遇。還需要學校從全校師生的角度出發(fā),以人為本,服務于師生的利益,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方式。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