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小龍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漸深化,高中數學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及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有著積極意義。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思維的引導下獲得豐富的知識,實現自身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就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數學思維能力及其培養(yǎng)的重要性
數學思維主要是通過靈活運用數學符號及文字,形成具有推理性、邏輯性和系統性的思維模式,也是學生針對數學問題在腦海中自動形成的客觀反映。通常數學思維具有兩個特點:
1.差異性。數學思維沒有嚴格的套路,是研究人員在研究數學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思維,而不同的人對事物觀察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式也不同,因而產生的數學思維也有所不同。
2.整體性。數學被廣泛應用于實際生活和化學、物理等學科中,能結合具體需求被分為幾何類、函數類等不同的類型,但不管怎樣劃分,都是以數學思維為核心而存在的??梢哉f,數學思維能有效整合各種數學問題,最大限度發(fā)揮出數學學科的價值及作用。
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為:一方面,社會的需求。數學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課本的知識,還要求學生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社會中所遇到的問題。數學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所有的數學知識都有現實基礎,只有立足生活實際運用數學方法及數學知識,才能實現數學學習的目的。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掌握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的熟練度,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由于學生實際情況的差異性與個性的鮮明性,所以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數學教學,讓學生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實現數學知識的價值。另一方面,素質教育的實施。隨著現代化教育的迅猛發(fā)展,素質教育被廣泛推行在教育領域。傳統教學的方式相對呆板,無法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能力加以發(fā)揮,因此素質教育深受廣大師生的青睞。數學教學在高中生的學習生涯中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能為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所以高中數學教學要求學生了解相關理論知識及其來源,能通過相關規(guī)律及公式推導提高學生的實際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
(一)加強自主探索
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將學生的主體性加以充分發(fā)揮,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自主探索平臺,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獨立學習,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以《直線的參數方程》為例,教師可設置如下問題:1.直線的普通方程形式有哪些?2.你已經學習和掌握的曲線的參數方程有哪些?說說這些曲線參數方程的主要形式?3.結合直線參數方程的推導過程,說說怎樣描述直線的方向向量?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探究直線參數方程的相關知識,并在探究過程中調動自身思維,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二)引入生活實例
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較強,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恰當引入生活實例,將抽象的知識轉為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以“空間幾何體”為例,教師可根據課本知識提出問題:如何利用長短相同的6根木棒擺出四個全等的等邊三角形?學生在擺放木棒的過程中會思考:四個三角形的擺放需12根木棒,怎樣才能用6根木棒擺出四個三角形呢?這時學生的思路會有所拓展,利用空間立體圖形的相關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然后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示由六條線段組成的空間幾何體模型,其中包括四個全等的等邊三角形,以此拓展學生的思維,實現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
(三)科學利用多媒體
高中階段的學生尚未完全形成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數學指導方面需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有效突破重難點知識。多媒體的運用能輕易解決難理解的數學問題,尤其是難點和重點問題的突破,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數學知識學習中運用自如,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所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尤為關鍵。例如:講解“三視圖”的相關內容時,學生能清楚認識簡單的圖形,可以準確畫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的三視圖,但針對相對復雜的圖形,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則難以跟上進度,這就需要借助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以便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圖形。如要求學生畫出“圓臺和正方形”三視圖時,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想象時間,然后向學生展示圓臺和正方形的旋轉圖形,使學生的思維更清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四)注重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
抽象思維能力是數學思維能力中的重要內容,而高中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經常會遇到抽象問題,這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注重學生抽象思維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學習方法,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為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例如:講解“集合”的知識點時,學生在初中階段已接觸過集合問題,但高中階段涉及的內容更為繁雜,需要教師通過設置典型例子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集合概念。如在“交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拿自己舉例,向學生說明本班學生與教師組成一個集合,隔壁班學生和教師組成一個集合,自己是兩個集合中的共同元素。這樣的方式能轉化抽象的集合概念,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結語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屬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高中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應立足實際,加強自主探索,引入生活實例,科學利用多媒體,注重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達到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