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Alister Whelan在捷豹已經工作了二十年的時間。在捷豹就職期間他和他的團隊共同打造了XF, F-TYPE、I-PACE和E-PACE,CX-75等車型的內外飾設計。從最開始的原型車設計,概念車研究,再到之后的生產設計等都參與其中。
Alister Whelan:I-PACE是我們設計的第一臺純電動車,從第一筆的草圖開始,我們的工程團隊就和設計團隊緊密合作。電動車設計的輪廓與燃油車有所不同。比如I-PACE的輪廓更有現代感,它沒有傳統(tǒng)燃油發(fā)動機這樣在內飾設計上就有更多發(fā)揮的空間。對于電動車而言,我們的要求是它的線條能足夠簡約,車身比例也應當強勁有力,同時也注重細節(jié)。I-PACE大燈運用的技術、車門的線條和細節(jié),以及整個車身的空氣動力學表現,這一切都可以幫助我們營造出豪華感。為了達成傳統(tǒng)英倫和現代科技的平衡,需要高質量的皮質材料、觸控系統(tǒng)、以及環(huán)保的紡織材料等。
Alister Whelan:十年前,我參與了2008年款XF的設計。對比這款車型與早先的捷豹S-Type,它們雖然有很多不同,但英倫傳統(tǒng)的設計精髓依然得以保留。對比經典車便能直觀感受到它是一臺英國車。比如1960年的Mark II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在中控臺上用了一整片木板,在上面打洞和鉆孔,在制造的過程中,它體現了捷豹非常強烈的工匠精神和對細節(jié)的追求。但是,如果按現代人審美,當你進入車內,會覺得這種感覺太過厚重了?,F在汽車設計的一個趨勢是輕量化,因此我們也不斷在傳統(tǒng)材料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我們未來設計的關鍵詞依然是保持英倫設計簡約的風格。比如我在設計的時候,能夠用鉛筆把整個座艙畫出來,與此同時,我們要想怎樣把傳統(tǒng)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新的應用。
Alister Whelan:在未來的12個月中,大家可能逐漸明晰我們在內飾設計上的風格, I-PACE將會是下一代車型中打頭陣的車型。對于捷豹來說,我們的關鍵詞是人性的溫度。要實現這一目標,依然需要在設計上達到平衡。在觸控技術、材料應用以及英倫風格的細節(jié)上達到完美的平衡。我們通過一些細節(jié)來體現這一點,比如在E-PACE上,我們大量運用了仿生學的設計理念,以及一些設計細節(jié)的“彩蛋”。我們在保持整體設計簡約的基礎上,讓駕駛者一進入車內,就能感覺到這些細微之處的美。
Alister Whelan:我們其實可以從時尚行業(yè)學到很多東西,因為他們現在所使用的一些材料,大部分都是綠色、可循環(huán)的。整個生產過程往往都是零廢物排出的。我們現在也會使用一些環(huán)保材料例如PU皮,它跟天然皮革有相似的質感。另外,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不僅要思考某一個材質如何,更要關注制造的過程。拿我們的座椅來說,我們光討論一個面料是否是可循環(huán),或者可再生,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是我們要深入下去來看它所有相關的技術是什么,材料的質感是怎么樣,座椅的框架又是怎么樣,以及它們到生命周期末端的時候,是否可以進行100%的循環(huán)利用。
Alister Whelan:你剛才提到的多感官體驗,對電動車發(fā)展的未來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詞:體驗式設計,它關注的正是你剛剛提到的五感,以及人機交互界面可以給我們的乘員帶來什么樣的體驗,總體來說我們還是要關注舒適性。
就觸覺來說,捷豹所用的材料保證是自然、有高級感的。而且我們可以保證你能真實地觸摸到這些材料的紋理,還有它的特質。在之后的量產階段,我們也要保證這些材料的質量不會打折。另外,我們也會利用不同的燈光來調節(jié)氛圍,傳遞出不同的色調。
在I-PACE上,我們非常注重它的精致感,聲音是精致感的一個重要來源。由于電動車沒有發(fā)動機,我們和聲音設計師進行合作,賦予它獨特的聲效。我們從電影和飛機渦輪系統(tǒng)里借鑒了很多,希望能夠給乘員帶來多感官交互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