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保軍
摘 要:我國社會體制在改革過程中,我國建筑行業(yè)得到較快的發(fā)展,其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其中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為基礎的施工技術之一,這在較大程度上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施工要求
1 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術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以混凝土為主要施工原料,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施工方方法對建筑結構實施有效填充。此外,混凝土不但是建筑工程中最為主要的原料,并且也是較多工程中輔助材料,通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融入混凝土施工技術,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其強度與柔韌性,在較大程度上使建筑結構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圖1為混凝土施工流程。
2 現(xiàn)代結構的種類
2.1 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利用混凝土受壓鋼筋抗拉來承擔荷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常用的結構形式有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核心筒結構、筒中筒結構。其無論何種結構,組成的形式都為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由于其含有著兩種材料,對于混凝土材料其耐壓不耐拉,抗拉強度僅為抗壓強度的1/10,因此在結構中通常采用混凝土材料進行受壓的荷載分擔,而對于鋼筋而言,其即抗拉又抗壓,因此通常采用混凝土內(nèi)置鋼筋,利用鋼筋來承擔荷載中的拉力。而鋼筋是由鐵加碳組成,在自然環(huán)境下極易腐蝕,因此將鋼筋內(nèi)置混凝土中,并根據(jù)環(huán)境種類對其施加一定的保護層厚度,以防止鋼筋銹蝕。鋼筋銹蝕會使混凝土發(fā)生脹裂,使鋼筋脫粘,導致荷載傳遞不到鋼筋結構便發(fā)生損壞。
2.2 鋼結構
鋼筋混凝土結構雖然具有強度高、耐久性好的特點,但是其質量很大,結構不輕盈,導致在地震荷載下,結構的慣性力大,混凝土發(fā)生開裂,造成結構損壞。因此鋼結構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鋼結構因其組裝性強,拆卸靈活、結構輕盈、就地取材等優(yōu)點逐漸脫穎而出,現(xiàn)在經(jīng)常利用鋼結構做屋架等次要結構,是因為鋼材不耐火,一旦發(fā)生火災,那么結構便會發(fā)生坍塌,沒有任何的逃生時間,因此很少用純鋼結構做一些受力構件。此外鋼材在長細比較大的時候,容易發(fā)生失穩(wěn)破壞,其往往早于強度破壞,使構件還未達到結構的承載力時便發(fā)生失穩(wěn)破壞,沒有充分利用截面。
2.3 鋼混組合結構
由于鋼材具有輕盈、承載力高等優(yōu)點,而混凝土具有耐火性好、耐蝕性強等優(yōu)點,因此將兩者組合成新式結構—鋼混組合結構,鋼混組合結構是將兩種材料采用合理填充,達到防火高強等優(yōu)點,比如鋼管混凝土結構,其外側采用鋼管,由于對于圓形截面,其外側起到主要受力作用,但是由于鋼材易發(fā)生屈曲,導致結構失穩(wěn)破壞,便將混凝土灌入的鋼管中,以提高鋼管的穩(wěn)定承載力,此外,內(nèi)部混凝土的存在也會使得一旦發(fā)生火災,因為混凝土的存在,結構也不會立刻坍塌[1]。
3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3.1 鋼纖混凝土施工要求
在建筑工程建設中,鋼纖維混凝土施工在其中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但是該施工技術缺乏一定的完善性,這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其施工難度。其中,對鋼纖維混凝土攪拌過程主要分為濕拌與干拌,兩種施工方式對攪拌順序與時間有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并且在對其攪拌的過程中還需要對成品實施全面檢查,以此確保攪拌過程中的均勻性。
3.2 混凝土運輸及泵送要求
我國混凝土運輸與保存均通過攪拌機來完成,但是混凝土質量受存放時間與運輸距離的影響,若長時間存放會出現(xiàn)凝固的情況,需要對其二次攪拌,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其效果,這在較大程度上會增加施工人員的施工難度,并且影響施工周期。為此,需要對混凝土運輸以及泵送過程進行嚴格要求,一般采用攪拌機進行現(xiàn)場攪拌。
3.3 澆筑過程中的要求混凝土澆筑過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為重要的過程之一,在澆筑期間會因技術欠缺導致澆筑質量下降,并且若澆筑不均勻會導致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情況的發(fā)生,需要使用相關機器對其實施搗碎,以此避免裂縫的發(fā)生。此外,混凝土在制備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情況來確定施工時間,以此確保混凝土漿保持懸浮狀態(tài),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有效提升建筑質量。
4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問題
無論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還是鋼混組合結構,其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都是決定構件承載能力的關鍵。
4.1 原材料問題
在建筑工程中,往往水泥廠由于疏忽,沒有提供準確的水泥標號,或者骨料的利用等原材料問題會導致混凝土強度比預期的低,造成強度偏低,甚至導致安全問題產(chǎn)生。現(xiàn)階段主要的問題就是施工單位為了節(jié)約成本,在原材料上耍小聰明,用一些劣質的水泥或在水泥中添加一些劣質水泥,濫竽充數(shù),降低施工成本,但是這樣會使得水泥質量不達標造成混凝土強度不合格。
4.2 澆筑和振搗問題
在混凝土施工中,良好的澆筑及振搗會使得混凝土的強度更均勻,不至于出現(xiàn)粗骨料與細骨料分開,造成局部強度過低,給結構帶來不安全的威脅。因此在澆筑前要使用適量的水或者減水劑,使得混凝土具有合適的坍落度,以保證足夠的和易性,更利于混凝土的振搗和攪拌。如果對混凝土不進行充分的攪拌,便會出現(xiàn)蜂窩眼,造成結構的不穩(wěn)定。
4.3 混凝土配比問題
現(xiàn)在工人師傅基本采用經(jīng)驗的方法,對混凝土的配比進行估計,但是不同批次的水泥基骨料其含水率是不同的,如果都采用相同的配比,會使得混凝土由于水放多了導致其水化熱過多,出現(xiàn)裂縫,并且由于水灰比過大,影響強度。如果水放少了,則會使得其和易性較差,不利于振搗和攪拌,造成混凝土強度不均勻,給工程造成影。
5 提升混凝土工程的技術措施
5.1 選擇優(yōu)質原材料,落實監(jiān)督工作
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該確保原材料的質量,保證水泥標號足夠,砂石孔徑吻合具有良好的級配,從而保證施工的質量。并且甲方應該利用監(jiān)理的技術,在施工前做好監(jiān)督工作,將每種原材料做到檢查到位,以防止施工單位由于一己私利,影響工程質量。
5.2 加強技術管理,做好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
振搗和澆筑是混凝土能夠更好工作的前提,無論是外觀,還是內(nèi)部的強度,都由振搗和澆筑實現(xiàn),因此在振搗和澆筑前應該采用合理的配合比,以及適量的減水劑,使得其能夠有著更好的和易性,因此應該加強技術管理,對施工師傅做好技術培訓,抓住每一個關鍵的步驟,做好澆筑和振搗,從而避免混凝土在養(yǎng)護之后形成蜂窩和強度不均勻的現(xiàn)象,給施工質量造成影響。
5.3 優(yōu)化配合比設計,確保混凝土性能
施工單位應該根據(jù)每袋水泥及砂石的含水量采用專料專算,根據(jù)不同的材料列出其對應的配合比清單,以確保工人師傅有據(jù)可依,對每一種材料的下料要能夠滿足合理的配合比,以保證在攪拌時其和易性滿足要求。
6 結束語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當今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形式,因此應該做好混凝土結構的管理工作,以達到所預期的質量指標。首先甲方應該利用監(jiān)理對混凝土原材料做好嚴格把控,施工團隊也應該做到自我檢查,防止出現(xiàn)不文明的現(xiàn)象;其次施工團隊應該加強自身素質能力,對于每一種原材料計算出對應的配合比,以供工人查詢;最后施工團隊還應該做好振搗及澆筑,提高相關技術,以獲得性能良好的混凝土結構。
參考文獻
[1]黃國斌,王從才,滿傳軍.某高校圖書館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技術特點[J].工業(yè)建筑,2017,47(9):181-185.
[2]呂麗娟,楊雙銘.工業(yè)化建筑技術標準下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研究[J].建筑技術,2017,48(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