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俏含
韓國的街邊,一位瘦高、穿著黑衣的男子滿臉幸福地走著。他右手攙扶著一個人,個矮,頭發(fā)花白,臉上帶著久病之后的蒼白。男子不時彎下腰和她說話,指著不遠處花壇中的花兒。
詢問朋友才知,原來男子攙扶的是他母親。男人走得非常慢,偶爾拿出口袋里的手帕,細心地為母親擦去嘴角的口水,動作極為溫柔。臨近中午,太陽越發(fā)耀眼了,這對母子走到一處樹蔭下,男子拿出紙巾擦去花壇邊的灰塵,又拿出一張墊子放置在花壇邊,確定墊好后慢慢扶著母親的腰讓她坐下。然后他拿出飯盒,剝了一個雞蛋放在盒子里,拿著勺子一點一點地搗碎,遞到母親嘴邊。他不時地停下,拿出手帕,擦拭母親的口水;又不時拿出水瓶,讓母親喝,氣順了再接著喂。一個雞蛋喂完,男子拿出扇子為母親扇風,偶爾低下頭聽母親說話,母子兩人的臉上都露出滿足的微笑。
以上場景是我去韓國游學時見到的。那天正是周末,街上的行人和車輛都很少,店鋪開門的也在少數(shù),我很驚訝。朋友告訴我,在韓國,人們會把周末的時間拿來陪伴家人,全家人一起外出野餐,去游樂園、科技館等,目的是為了彌補在周一至周五不能陪伴家人的時光。
那個周末,我在外逛了很久,雖然天色漸晚,但人們并不著急回家。街上閃著五彩的霓虹燈,耀眼的招牌熱情奔放,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人。公園的草坪上、山坡上,熱鬧非凡,笑聲陣陣。這歡快的氣氛,讓我也不自覺地笑起來,心里充溢著快樂的情緒。
韓國街頭的這些溫暖片段,讓我感受到,無論世界的外表有多冷漠孤傲,內(nèi)里都藏著暖人的深情。
(編輯 鄭儒鳳,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