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從根本上提升蔬菜的產量和質量,需要不斷地完善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病蟲災害一直以來都是蔬菜種植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保障蔬菜質量的前提下,做好病蟲災害的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闡述了蔬菜的種植技術,并對目前進行病蟲害治理的方式進行深入的剖析,并對提升蔬菜的產量和質量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626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來,科技迅猛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升,吃反季節(jié)和有機蔬菜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我國是農業(yè)大國,蔬菜種植技術上卻存在著明顯地缺失,很多農戶為了讓蔬菜免受病蟲害的侵擾,會頻繁地使用化肥和農藥,蔬菜的質量很難保證。所以,有效地提升大棚蜀草種植技術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大棚蔬菜的品質。
1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1.1 選擇蔬菜品種
在進行蔬菜大棚的種植時,蔬菜品種的選擇尤為重要。蔬菜品種的選擇對未來的生長會產生較大影響。選擇蔬菜品種時,要注意蔬菜品種的基因,盡可能不要選擇轉基因的蔬菜,而且在選擇蔬菜苗時,要注意幼苗不能被違禁品處理過。此外,還需要盡可能地選擇能夠抵抗病蟲害的蔬菜品種。
1.2地質條件的使用要求
大棚蔬菜的種植環(huán)境較為特殊,所以在地質條件的選擇上要層層篩選,通常情況下,整體性土壤種植效果最佳,在完成地塊的選擇之后,還要檢查地塊土壤,確保土壤沒有受到農藥的侵害。工作人員在種植不同類型的蔬菜時,要劃分地塊,確保地質條件能夠滿足蔬菜生長的需要。此外,于有機蔬菜而言,對地質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選擇地塊時要盡可能地選擇有機種植地質。
1.3蔬菜種植的管理
在選擇蔬菜種植管理技術時,只有科學合理的種植技術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蔬菜的產量和質量,給種植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所以,種植人員需要在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選擇最為合適的栽培技術。最近幾年,我國的種植技術也因為社會的變化進行了適當地調整,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更多的是通過輪作換茬的方式進行種植,這種方式不僅借助了自然環(huán)境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而且也讓蔬菜得以自由生產,有效地提升了蔬菜的產量和質量。
1.4肥料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肥料可以讓蔬菜又快又好的生長,施肥是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施肥技術,肥料的用量以及類型都要聯系蔬菜的品種有真獨行的選擇。首先,在選擇肥料種類時,盡量選擇天然的或者是經過認證的肥料,這樣肥料對土質的不良影響可以降到最低,蔬菜也能保證無污染無公害。其次,在施肥技術以及施肥量的選擇上,技術主要是二氧化碳技術,充分利用二氧化碳的燃燒法和化學反應法開展,但是二氧化碳技術在使用過程中,要把握好濃度,在施肥時,要保證肥料人員的生命安全;最后,施肥的用量也要把握好,量少起不到效果,量多則給蔬菜的生長產生不良影響。
1.5大棚溫度和濕度的控制
在種植蔬菜時,需要保證種植環(huán)境的溫度以及濕度,尤其是種植大棚蔬菜時,需要人為的控制溫度和濕度。大棚蔬菜種植的作物多為反季節(jié)蔬菜,對大棚內的溫度控制顯得更加重要,溫度過高蔬菜容易脫水,溫度過低,蔬菜容易凍死。在種植過程中,如果棚內溫度過高,蔬菜采取揭膜的方式提升大棚的晝夜溫差,確保果實的含糖量。其次,要對大棚的濕度進行有效控制,要對蔬菜生長期和蔬菜種類進行及時澆灌,通常情況下,蔬菜育苗期要保證土壤濕度,結果期要確保充足的水量,蔬菜進入到成長階段要避免土壤水分過多。此外,要完善大棚的排水系統(tǒng),確保大棚的排水以及通風效果。
2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措施
2.1農業(yè)防治
農業(yè)的防治工作更多的是從以下三個層面著手:其一,種子品種的抗病性會對大棚蔬菜的種植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要選擇能夠抵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種子,根據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等,合理的選擇播種期,減少病蟲害對蔬菜的傷害。播種期如果沒有合理選擇,不僅會引發(fā)大范圍的病蟲害,而且也會影響到蔬菜的質量;其二,換茬種植,在種植之前,需要對大棚的整體生態(tài)情況進行把控,確保大棚的溫度和光度能夠滿足蔬菜生長需要,減少不舒適的溫度以及光度對蔬菜的影響,在基礎之上采用換茬的方式,減少連作以及輪作的方式,能夠極大地提升作物的成活率,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其三,需要做好田地的管理和清潔工作。比如說,種植蔬菜之前,要曬種和清潔,要根據種子的耐熱程度上的差異,采取多樣化的消毒方式,培養(yǎng)出無病蟲壯苗,減少化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結構,構建舒適的蔬菜種植環(huán)境。
2.2物理防治
在實際的防治過程中,物理防治方法應用較多,不只是可以在較短時間里,在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將大棚中的各類病毒殺害,不存在農藥殘留,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物理防治工作主要是從以下四方面出發(fā)高溫悶棚、種子處理、驅逐害蟲和深耕細作。比如說,田間較常見的青蟲和蚜蟲,直接在棚內采用色板和殺蟲燈即可,害蟲趨光的特點,使用滅蟲燈誘捕,此外還可以采用防蟲網隔離技術,將防蟲網放置在大棚的通風位置,采取人工屏障的方式,有效減少害蟲的入侵,減少病菌和害蟲在大棚中繁殖的可能性。
2.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益蟲對大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減少害蟲交配繁殖的概率。建立起舒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捕殺害蟲的天敵,比如說,在對大棚蔬菜進行施肥的時間,也是病蟲害多發(fā)時間,這個階段可以利用害蟲的天敵,做好捕殺工作。同時,捕殺工作的開展,需要聯系害蟲繁衍的時間和季節(jié),比如,春秋季節(jié)是害蟲的多發(fā)階段,需要采用誘捕器的誘芯,誘捕器和誘捕器的距離要控制在30m以上,懸掛在種植區(qū)的棚架或者是木棍上,這種方式需要在大面積的棚內使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合理地采用大棚蔬菜種植技術,一方面可以提升蔬菜產值,另一方面可以滿足市場發(fā)展的需要,種植反季節(jié)的蔬菜,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在過程中,會遇到各類問題,對此,需要加大研發(fā)力度,研制新技術,提升蔬菜產量之余,也能從根本上保障蔬菜的安全食用。
參考文獻:
[1]余天文.芻議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J].種子科技,2018,36(9):78,81.
[2]肖寒遇.淺析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7(2):94.
作者簡介:趙科偉(1981-),男,陜西禮泉縣,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蔬菜栽培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