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鵬飛 袁俊杰
“老秦,謝謝你,你可幫了我大忙……”2018年12月17日早上8時,睢縣后臺鄉(xiāng)王行村村民王思啟來到后臺國土資源所,將一面寫著“廉潔公正,一心為民”的錦旗贈給了土地協(xié)管員老秦。
老秦姓秦名邵剛,多年前被聘為土地協(xié)管員,以調(diào)解糾紛在行聞名鄉(xiāng)里。大家習(xí)慣尊稱他“老秦”。這已是他獲贈的第11面錦旗。
2018年12月10日,王行村村民王思啟怒氣沖沖跑到鄉(xiāng)國土所反映:自家宅基出路被人占用了……
后臺國土所所長崔東偉由于急著回縣國土局開會,一邊安撫王思啟,讓所里小張做好來訪記錄,一邊和王行村干部溝通,讓老秦前去處理此事。
王思啟和王培旭是叔侄倆,東西鄰居,兩家中間是胡同。侄子王培旭門樓北側(cè)有一塊30平方米的空閑地,原屬兩家共同使用。幾天前,王培旭在沒有征得叔叔王思啟同意的情況下,用籬笆墻將空閑地圈起來,種上青菜了。王思啟在外打工回來后,找王培旭協(xié)商拆除籬笆墻,王培旭不同意拆掉,雙方言語不合,發(fā)生爭議。
因老秦與村民們都很熟悉,大家也樂意配合其工作。經(jīng)了解,村民一致反映那塊空閑地一直屬于兩家共同使用。老秦便與村干部決定,尊重民意,為雙方調(diào)解。
開始,王培旭不接受“共同管理”這個意見,認為自己既然費功夫圈了起來,王思啟不應(yīng)該再糾纏。王思啟卻認為該地是公共出路,誰也不該占用。
面對這種情況,老秦不急不躁、不慍不火,從鄰里相處和為貴開始勸說,又講了“六尺巷”的歷史典故。尤其是“普通鄰居尚能做到禮讓,何況你倆是叔侄關(guān)系”那句話,說得王培旭低頭無語。
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耐心調(diào)解,雙方都覺得老秦一把年紀(jì)了,身體又不太好,為了自家一點小事,一直在苦口婆心勸解。年輕的王培旭更覺得過意不去,主動做出讓步,表示立即將籬笆拆除。同時,王思啟也退了一步,同意王培旭明年春季將青菜收獲后再拆除籬笆墻。
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叔侄倆握手言和,問題得到圓滿解決。老秦謝絕了雙方留下吃飯的心意,一路哼著小曲回到所里。(作者單位:睢縣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