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朗年
《老師·好》這部電影,講了一群1980年代的高中生和老師斗智斗勇的故事。于謙老師扮演的班主任苗宛秋是老牌優(yōu)秀教師,學(xué)生卻魚龍混雜,學(xué)霸、官迷、告狀精、小混混、普通群眾……
班長安靜是苗老師的得意門生,她給重回課堂的街頭混混洛小乙補課,被告狀精拍照交給老師,有圖有真相,罪名是談戀愛。
為了拿回那張證據(jù)照片,洛小乙策劃了一出調(diào)虎離山。他把苗老師的自行車掛到操場上,引起全校騷動,待苗老師被引到操場后,洛小乙迅速潛入辦公室,在苗老師的抽屜里翻到了那張照片。
操場騷動繼續(xù)著,苗老師望著高懸在燈柱上的愛車,目瞪口呆。辦公室里,洛小乙拿起照片珍惜地看,有歌聲突如其來地響起:“輕輕地捧著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干……”
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樣,要愣幾秒才能反應(yīng)過來:《讓世界充滿愛》。這是得有些歲數(shù)的中年人才能有的反應(yīng)吧,年輕人可能聽都沒聽過。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語言;緊緊地握住你的手,這溫暖依舊未改變……”清澈的少女合唱中,全校師生從操場上、花園里、小道上、教室窗前,從各個不同的方向,齊齊仰望高懸在燈柱上的自行車。
這一刻,高中歲月在歌聲中重現(xiàn),作為觀眾的你,想必和我一樣,淚水迸濺。
《長安十二時辰》里,也有過類似突如其來的溫柔。是張小敬和檀棋乘坐醫(yī)館馬車去救人的途中,車廂內(nèi),他看她一眼,她看他一眼,他們都沒有說話,唯有馬蹄達達。
眾生皆苦。這一刻,在廝殺與廝殺之間,出現(xiàn)了匆匆一瞥,就像是在黑云壓城的底色之上,突如其來地,出現(xiàn)了匆匆一抹,溫柔的橙紅。
也有反例。年初時候,在視頻網(wǎng)站瞥見某部劇女主竟與亨弗萊·鮑嘉之妻白考爾同名,點開來看到了一部三角愛情?。号髋c男A癡戀,視男B為仇人,男B深愛女主,無怨無悔,最后還為情敵捐了心。撇開捐心這種古老橋段,關(guān)鍵劇中人都是不工作的:女的是電臺主播,男A是鋼琴家,男B是跨國公司董事長,但他們都不工作,每天的任務(wù)就是戀愛:爭吵、哭泣、和好、深情擁抱,以及因為不被愛而各種作妖。
劇中有首歌出現(xiàn)多次,歌詞是這樣的:“我多想找到你,輕捧你的臉;我會張開我雙手,撫摸你的背……”演唱者徐佳瑩是我喜歡的歌手,但這首歌,抱歉,因為出現(xiàn)太多,仿佛是劇方買下版權(quán)就誓要將其用殘一樣,讓人聽到想吐。
說起來,現(xiàn)代人活得忙里忙慌,不論是為糊口還是為理想,總之那種不事耕作整天戀愛腦的人類,已快要絕跡了吧。
真正扣人心弦的溫柔,不是閑出來的。它出現(xiàn)在你猝不及防的當口,當其時,你身處的環(huán)境可能是雞飛狗走,可能是水深火熱,但它出現(xiàn)了,像一顆來歷不明的子彈,呼嘯著擊中你的胸膛,你戰(zhàn)栗、倒下、淚水奔涌,都在毫無防備的瞬間發(fā)生。
近年來看過最動人的溫柔一瞬,發(fā)生在《新聞編輯室》里。那一集,電視臺狀況頻出,高層被施壓,主播被觀眾杯葛暫停重頭節(jié)目,員工情感狀況復(fù)雜,分崩的分崩,逃離的逃離,或曖昧或直接的表白紛紛碰壁,編輯室一團亂麻。周五晚,一干同事又在酒吧喝酒,制片人麥肯齊突然揚手把一杯酒潑向了她的前戀人,男主持威爾。
威爾目瞪口呆間,酒吧的背景音樂突然換成了這樣:“Maybe I didn’t treat you,quite as good as I should have……”
Always on my mind。你永在我心上。在分合、混亂、崩潰和絕望之間,出現(xiàn)了一刻突如其來的激蕩與溫柔。它無法言說、轉(zhuǎn)瞬即逝,分分鐘就要擊垮觀眾脆弱的心。
這是曇花一現(xiàn)的幻景,亦是生之底色。
猶記得黃碧云在書中說:“一次戰(zhàn)爭和一次戰(zhàn)爭之間,就是和平?!?/p>
也可以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