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雨
夢回北宋。道中遇雨,但見一人,目光深邃,豐神俊朗,竹杖芒鞋,不見風雨,談笑自若。詫異間,我恍然大悟,他就是蘇軾。
在我眼中,蘇軾天資聰穎。十三歲那年,到壽昌書院讀書。老師姓劉名巨。據(jù)說這位劉先生后來被蘇軾嚇跑辭職了。原因是劉先生做了一首五言詩——《鷺鷥》,想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一下。原詩是:“鷺鳥窺遙浪,寒風掠岸沙。漁人忽驚起,雪片逐風斜?!碧K軾建議老師說:“先生,后面兩句應該改成‘漁人忽驚起,雪片落蒹葭’?!眲⑾壬犃?,又驚喜又羞愧,便對蘇軾說:“吾非若師也?!?/p>
在我眼中,蘇軾乃全才也。他精通詩文、書、畫。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北宋詩壇上,與黃庭堅并稱為“蘇黃”。在書法方面,蘇軾是“宋四家”之一。在繪畫方面,蘇軾的墨竹及枯木怪石在繪畫史上享有盛名。
在我眼中,蘇軾是個樂觀豁達、從容瀟灑之人。擁有濟世之才的蘇軾不甘于做一個小小的知州,在一次醉酒后,他揮毫宣泄,卻因詩獲罪,被卷入“烏臺詩案”。后來,雖死里逃生,但又一次次被貶。最后他拋開官場,拋開世俗,將自己放逐于山水之間,從而留下了《前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不朽之作。
在我眼中,蘇軾雖一生宦海沉浮卻又坦然處之。元祐元年(1086年),久經坎坷的蘇軾再次回到朝廷,性情剛直的他卻耐不住官場的禁錮,毅然辭官,請求外放。他拿得起、放得下,即使在顛沛流離的處境中,也能瀟灑地吟唱“大江東去”。
只可惜天妒英才,蘇軾后來不幸病逝于常州。曠世奇才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成了落寞之人。
其實,我想說:蘇軾并不落寞,因為他已被世人永遠銘刻在心中!
(指導教師:張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