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
(接上期)
排比見大伙兒都看著他,就大方地從座位上站起來說:“是的。在現(xiàn)代文中,我比對偶出現(xiàn)得多,那是因為對偶的條件比較苛刻,而我卻比較自由。我的要求是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guān)而語氣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成串排列起來就行了,對字數(shù)多少沒什么嚴格要求。這樣,我說起話來就比對偶自由多了。比如:‘他感到指導(dǎo)員在望著他,戰(zhàn)友們在望著他,祖國人民在望著他,朝鮮人民在望著他(這是句子的排列)?!齻儌z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這是詞組的排列)?!叮蚁脒@些大家一定早就懂了,是我多說的。比喻兄弟,是嗎?”
比喻點點頭,又急忙搖搖頭,說:“不!你說了以后讓我更明白了。你的話真是生動流暢,熱情奔放,感人至極。文章中恰當?shù)剡\用你,不僅可以增強文章的氣勢,而且還能更充分地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說明深刻的事理。不過,一口氣說那么一大堆,是不是過于急了一點兒,你說呢?”
聽了這話,排比不禁贊道:“小比喻,真有你的,你看問題還真深刻。不過,對于這一點要看如何運用。熱情奔放是我們排比的特點,如果沒有豐富的內(nèi)容和充沛的感情,只是在語言形式上運用,那就會使人覺得僅僅是詞語堆砌,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如果用得好,一氣呵成,不但沒有過急之感,反而給人一種奔騰的激流一瀉千里之勢。你看:‘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為了這次戰(zhàn)斗的勝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選自課文《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它從輕到重深刻地表達了邱少云同志不顧個人安危,嚴守潛伏紀律的革命精神。還有這一句:‘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選自課文《桂林山水》)這從靜、清、綠寫出了漓江水的特點……”
排比還想發(fā)揮下去,可是,全場突然發(fā)出了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狗吠、獅吼、猿啼、馬嘶……大家吃驚地順著聲音望去,不禁都笑了起來。原來大家笑的是小頑皮摹繪三兄弟——摹聲、摹色、摹形。別看他們頑皮,他們可都是有名的模仿大師呢。此時,三兄弟大展神通,不管大家同意不同意,便唱起來了:“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來,啄木鳥‘篤篤’地啄著樹干,甲蟲‘嗡嗡’地叫著。這時,火燒云上來了。這地方的火燒云極多:有的像水牛,有的像老虎;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又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不上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小比喻跑上前,親切地拉著摹繪三兄弟的手說:“你們可真行!你們簡直把大自然的聲音錄下來了,把色彩、形狀拍攝下來了!”
摹繪三兄弟得意地仰著臉說:“為了使人感到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我們把事物的聲音、顏色、形態(tài),通過擬聲詞或形容詞,直接地寫了出來?!?/p>
“美極了。有了你們,文章就生動多了?!币眯χ由狭嗽挷鐑骸K麑裉斓谋绕捶浅M意,看到時間不早了,便向語文知識大廈主席“寫作爺爺”匯報,主張由寫作爺爺作總結(jié)發(fā)言。
寫作爺爺掏出總結(jié),正想發(fā)言,卻被摹聲一把奪了過去。只見摹聲搖頭晃腦,學著引用的語音,大聲地讀起來:
“人們常說:‘三分人才,七分打扮?!谖恼轮?,你們修辭家族的成員,個個都是文章的衣服、首飾。有了你們,文章才會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而你們各個成員,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妙用。有人說:‘我們總不希望玫瑰花和紫羅蘭發(fā)出同樣的香氣?!热贿@樣,還用得著去爭勝好強嗎?其實,大家若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攜起手來,那一定會更美妙的。你們瞧,在《小音樂家楊科》這篇課文中,‘窗戶里火光閃耀,楊科覺得旅店里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都在歌唱、都在……’的排比,不僅從側(cè)面補充描繪旅店里的歌聲、樂曲娓娓動聽,令人陶醉,還展示了楊科對音樂的特殊敏感和豐富的想象力。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的夸張和每一根柱子‘都在歌唱’的擬人,突出了楊科的音樂天才。這句話,把排比、夸張、擬人三個串聯(lián)在一起不是更美嗎?是的,只要小朋友們了解了大家的特點,加以靈活的運用,你們修辭家族各兄弟的作用會變得更大……”
一席總結(jié)把修辭家族的成員說得個個服帖,大家都覺得挺有道理,沒有必要爭個你強我弱。很快,大伙兒都激動起來,摩拳擦掌,只等著人們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