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毅欣
摘要: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如何管理班級是最重要的工作,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措施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優(yōu)秀的管理方法為學校順利開展各種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帶來了保障,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智力與道德的啟蒙階段,可以更好地塑造學生的性格。所以班主任優(yōu)良的日常行為會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起著積極的作用。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傳授學生文化知識,還要引導學生身心健康和道德高尚的雙向發(fā)展,因此班主任要不斷地優(yōu)化管理方法,找到最適合的管理措施,提升育人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小學階段;班主任管理;管理方法
小學教育是教育事業(yè)的基礎,而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法對小學生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優(yōu)化班級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管理。
一、打造優(yōu)良的班級形象
一個班級形象的好壞可以通過班風體現(xiàn)出來。如果想要孩子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要求對學生的語言和文明行為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就要求班主任明確地告訴學生,我們的班級是一個團結(jié)的、有信念的、有勇氣的并具有合作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班集體。通過制定班級規(guī)章條例,展現(xiàn)出良好的班級風貌,全面提升班級的精神面貌。第一,營造良好的班風需要班主任制定一套適合班級管理并且嚴格的管理條例。小學生的思想和身心都不太成熟,難免會有一些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所以這些條例會對學生的行為起到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從而使學生意識到“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犯了錯誤就要接受懲罰。漸漸地,學生就能自覺地遵守班級紀律。但是我們不能只靠強硬的手段,更要結(jié)合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一些合理的方案,不可揚長避短,要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對于學生的懲罰要起到積極的作用。既要讓學生明白自己做錯了事情,而且不會傷害到學生幼小的心靈。
除了用班級規(guī)章制度來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塑造良好的形象,小學階段的學生模仿力較強,教師日常的舉止行為會一點一滴地影響著學生,所以要想管理好班級,首先教師就要起到示范作用,對自己嚴格要求,并且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教育管理能力。例如,班主任曾經(jīng)向?qū)W生強調(diào)過上課不能遲到。那么作為教師就更不應該遲到,如果真的有事情導致遲到,教師也要按照班級管理條例,對自己進行處罰。良好的班級精神面貌需要班集體每個人共同的努力,班級的團結(jié)、友愛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培養(yǎng)。一個美觀的學習環(huán)境也能夠提升班級形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定期地進行班級大掃除,并且做好衛(wèi)生檢查,鼓勵同學們自由創(chuàng)作黑板報,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還可以用班費買一些綠色植物和裝飾品裝飾一下班級,讓學生在一個明亮、溫馨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和生活。
二、做好班干部的培養(yǎng)和選拔工作
班干部就像是教師的左膀有臂,是教師班級工作中的得力助手。教師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待在班里,班干部更像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通過班干部和教師的共同努力會更有利于開展班級工作。同時作為班級的班干部,也會鍛煉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但是,在選舉班干部的過程中,我們應做到公平公正,傾聽學生的聲音,并且可以采取新的方法和新的模式,改善班干部的管理制度,可以選取幾人同時擔任班長,采用輪班制的方式,給孩子們更多的機會。而且可以提高孩子們的競爭意識,這種競爭意識在當今社會是必不可少的。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如果班干部不負責任,可以更換他人。當然要采取合適的方式,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班級干部參與管理工作時,作為教師,要給予班干部足夠的信任,而不只是把他們當小孩子看待,相信他們完全有能力處理班級中的事務,對于負責任,工作能力強的班干部,我們要對他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同時也可以激勵其他班干部。但是對于不好的現(xiàn)象,教師也不要一味地批評,而是要學會及時地糾正他們的錯誤。
三、注重愛的教育
班級的管理工作最終目的是讓教師從多方面充分地了解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和智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生是客觀的個體,所以在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教師在同學面前的形象不能總是冰冷的,而是要用愛來管理、用心管理。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才能使學生對教師袒露心扉,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主動找教師解決問題,而且作為班主任,我們要更加關(guān)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多與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班集體中體會到家的溫暖。孩子們的心靈是簡單而又脆弱的,所以,我們要對每個學生有耐心。
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要注重對他行為上的引導,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是比較容易犯錯誤的。例如,在上課的時候,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很容易產(chǎn)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當班主任正在聚精會神地給大家講解知識,這時班里一位女同學突然哭了起來,打斷了授課的進程。這位女同學便對班主任說:“老師,我同桌打我。”這時,班主任慢慢地蹲了下去,溫柔地對女孩兒說道:“你能告訴我原因嗎?”女同學說明原因之后,班主任對她的同桌說:“我們班里的每個人都是兄弟姐妹,你欺負別人對嗎?”小男孩低下了頭,主動承認錯誤。就這樣一場風波就被教師巧妙地化解了。通過班主任處理這件事情的方法來看,小女孩兒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教師幫她解決了問題,這樣他就會對教師產(chǎn)生足夠的信任,而打人的孩子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做法不對。
四、結(jié)語
作為班主任教師,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肩上所扛的重擔,因為我們不僅教孩子們文化知識,更是他們心靈的啟蒙導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改變以往的觀念。作為班主任,要不斷地積累管理教育經(jīng)驗,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優(yōu)化管理經(jīng)驗,確保每位學生的身心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提高教師育人的品質(zhì)。
(責編 吳娟)
參考文獻:
[1]杜發(fā)福.探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shù)[J].科學中國人,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