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為什么小小年紀就決定去美國留學。說實話,13歲以前,我沒有出國讀書的念頭。
? 但機緣在不經意間就來了。初一那年暑假,學校打算選拔12名初、高中生到美國佛蒙特州進行一個月的環(huán)境科學考察和交流。最終,經過三輪測試,我幸運入圍,成了12人中年齡最小的隊員。
? 項目持續(xù)的一個月里,我們進行了無數實地自然考察,令我大開眼界,也使我的命運發(fā)生了轉折。
轉折之一是我的英語學習從此開了竅,再無溝通障礙。記得在項目的第三天,項目組里的美國教授與我滔滔不絕聊了1個小時,而這1小時改變了我對學習語言的態(tài)度。
? 轉折之二是,我萌生了到美國讀書的念頭。那是我第一次認真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樣的教育,想學什么,想怎么學。
? 15歲那年,我坐上了飛往紐約的飛機,開啟無限未知的可能。
? 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私立高中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次經歷是在11年級春假時期,學校組織十幾名學生到哥倫比亞北部港口城市Barranquilla一所由慈善組織建立的學校做志愿者,教那里的小學生和中學生英語。學校里有1到12年級的學生,我被分配到4年級組,教10歲左右的小朋友。
? 教室里,一群孩子圍在我身邊,爭著讓我給他們取中文名字,黑板上寫滿了各色各樣頗具特色的中文譯名。下一節(jié)課上課鈴響了,沒有得到中文名的小朋友遲遲不肯離去。
在哥倫比亞教書的兩個星期,是我人生中另一個重要轉折點。16歲的我突然意識到這個世界很大,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貧困人口、環(huán)境惡化、教育資源緊缺……這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重要議題。這次志愿服務經歷讓我意識到,自己對國際發(fā)展與支援工作有強烈的興趣。我希望長大后,自己的貢獻并不局限于某個國家或地區(qū),如果我的努力能讓世界的某個角落變得更好,我就希望去做。
? 這樣的想法始終激勵著我。幾年后我考入麻省理工學院,加入校內的國際發(fā)展和支援學會,先后到中國銀川、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緬甸、耶路撒冷甚至南極洲進行國際發(fā)展與支援項目實踐,這份熱情一直延續(xù)至今——不論以后我的腳步帶我走到哪里,我的內心都將是郁郁蔥蔥的森林。竇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