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博元
二月,行在長安,本未打算上華山,是唯恐體力不支,爬上半山腰就停下了,而被人嘲笑。但賓館的服務員熱情地介紹華山已建有纜車和索道,游華山已非難事,遂決定爬華山。服務員推薦隨團出發(fā),并拿出一張旅游單和一個手杖,見我有些猶豫,笑著告之這只是酒店里的一點小心意。我聽了服務員一番熱情話語,覺得這里不愧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這些服務員真是為這座城市的文明加分。
清晨在路邊,約了一輛旅游大巴,我便開始匆匆趕路了,兩個小時就到了五岳之西岳——華山,并按設定的路線欄道走至中轉(zhuǎn)車站,排隊乘車開向纜車、索道站點。
車輛沿華山盤公路盤旋向上,窗外,寒冬季節(jié)的華山景區(qū)就像鋪上了一層層白色的地毯,可見縹緲的云霧和壯麗的景觀。到了華山北峰纜車站點,按次序乘坐纜車和索道,纜車向上滑行,四面透明的車廂,首先讓游客們坐著瀏覽并檢閱了這華山的美麗姿容——陡峭的山巖,林木漫坡;青石壁立,突兀森郁,間有青松點綴,藍天白云下自是一幅壯觀的水墨畫。
纜車到達終點向上登攀一段臺階即到了華山北峰觀景平臺,這是華山的觀景平臺之一,尤以臨崖邊上一塊巨大的巖石,稱作“華山論劍”。華山松高約八米五,據(jù)說有七百五十年樹齡,主干挺立,松枝針葉墨綠,其一枝伸出如臂展,謂之華山松。華山多松樹,名華山松,尤以山體上半部分至北峰頂,樹形多姿,形狀生動,令人稱奇,加之生動形象的造型而顯得身份地位尤為尊貴,成了華山的標志,長安的名片,中國旅游景觀的一抹色彩。
接下就是考驗游客的登山體力、興致及對各個不同景點、位置所面對的奇峰怪石,深澗幽谷,峰巒峭壁上青松姿立的鑒賞能力和照相留影的技術(shù)了。真的要感謝賓館服務員給我的手杖,面對連接一道道山峰間那開鑿壘砌的石階,陡峭的、平緩的、下坡的,還有干脆就是在巖壁中開鑿的洞道,還有幾次經(jīng)過臨淵的懸崖邊,拄著手杖就像有了依靠,有了支撐,有了伴侶,感覺好多了。
華山不愧為是以陡峭聞名于天下,那幾乎直上直下的石梯與石梯邊的鐵鏈緊緊相連,令人驚心動魄。我緊緊地抓住鐵鏈,不敢有一絲疏忽,站在窄窄的花崗巖梯子上向下看,只看見黑洞洞的一片,真是讓人害怕!我也情不自禁地更加抓緊了鐵鏈。
走上無數(shù)級幾乎九十度花崗梯子,就算已經(jīng)登上了北峰山峰頂;走上去西峰的小路上。只見小路蜿蜒地伸向遠方,周圍到處都是懸崖峭壁,周圍的景物都被修葺過,可謂鬼斧神工,小路彎彎曲曲地盤蜒下去。
開放的西峰、南峰、中峰、東峰一一到位。華山的北峰海拔約兩千一百五十五米,遠看峰頂石巖兀立,似無立足之地,其實每峰登臨到頂還是均可容游客留駐觀賞,只是容納面積大小而已。巨石坡面坐下歇息,面對雄姿挺拔,相連相依的峭壁群峰,感覺到了壯麗和秀美。人生的旅途中應有此幾步。
華山,它雖然沒有河流,卻有黃山之險,泰山之高,桂林之廳,武夷山之秀,可站在北峰極目遠眺,那一座座崇山峻嶺被我踩在了腳下。它們猶如我們學習上的難題,只要我們一步步地去攻克,去登攀,最終方能看到山那頭的縷縷陽光!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易雙隆紡織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