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
卡夫卡的《城堡》里有一句話:“努力想得到什么東西,其實只要沉著冷靜、實事求是,就可以輕易地、神不知鬼不覺地達到目的。而如果過于使勁,鬧得太兇,太幼稚,太沒有經(jīng)驗,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個小孩扯桌布,結(jié)果卻是一無所獲,只不過把桌上的好東西都扯在地上,永遠也得不到了?!睂Υ?,我深以為然。
高考二字于我而言是一場博弈。我不動聲色,暗自咬牙同命運,同自己較量,押上未來和夢想,我變成了可以穿越沙漠的駱駝。
而在高一下學期開始之前,我就像是那個使勁胡鬧的小孩。因為爸媽的工作調(diào)動,我從市級排名前三名的學校轉(zhuǎn)到了小縣城里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中學。陌生的環(huán)境,早已三兩成對的同學,上課時聽不懂的夾帶方言的普通話……
這一切來得讓我毫無準備,所以理所當然地拒絕接受。我冷漠敏感地對待新同學的善意,在辦公室沖著老師和父母哭鬧,深夜打電話給以前的好友抱怨,將宣泄不滿的方式寄托在手機上。那時候的我宛如掉進森林里的一支火把,誰都避之不及。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xù)到我高二的第一次月考。向來縱容我的爸爸開完文理分科的家長會后,一言不發(fā)地回到家后,當著我的面把我臥室墻上貼的所有獎狀都撕了下來,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有奧數(shù)的、征文的、優(yōu)秀班干部的……他指著地上的獎狀看著我認真地說:“提前取下來,免得以后混得沒人樣,只能年與時馳,悲守窮廬!”
我爸平日最喜歡寫書法,我書桌下面還壓著他寫給我的《誡子書》。一瞬間,我仿佛被他對我的失望摑了一耳光,羞恥和后悔像浪潮一樣席卷了我。想起自己的月考成績,甚至無法讓別人相信,我也曾是重點學校培優(yōu)班的學生。
在我被浪潮拋棄沉沒以前,我向班主任申請了住校。住校第一天,我才知道了這個我所看不上的學校,有很多學生從高一就開始在宿舍挑燈夜讀。我頓時幡然醒悟,原來在我抓住我那令人羞恥的優(yōu)越感不放的時候,其他人都在馬不停蹄地前進,而我白白浪費掉了很多時間?;瘜W物理幾乎成為我的硬傷,最后我只能選擇文科。來不及懊喪,我開始像他們一樣埋頭苦讀,奮戰(zhàn)深夜。唯一不同的大概是很多時候,最后伴著我入睡的都只剩下窗外的月亮和室友們的呼吸聲。
找回學習狀態(tài)以后,我冷靜地將考過的卷子依次審閱,按照以前的學習方法,逐一將各科難以攻克的知識點和容易失分的題型整理起來,語文、英語還好,通過做題落下的不多。數(shù)學因為前面的知識不牢固,上課根本不敢開一點小差,下課立刻就進辦公室請教老師不太理解的知識點。
我想象自己是武林高手,想要打敗高考必須要掌握敵方的武功秘籍,研究破解它的招式套路,管他二次函數(shù)指數(shù)函數(shù)還是變量冪函數(shù),一定會在我全神貫注和反復(fù)練習中敗下陣來。政治地理老師講過的知識點在我腦海里一片空白,我只好從頭開始看起,一邊看一邊死記硬背。
所幸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的時候,我已經(jīng)穩(wěn)居在班里前幾名,趕上了學習的進度,只剩下和高考打持久戰(zhàn)了。老師們都欣慰于我的轉(zhuǎn)變,老爸更是親自寫了一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弊仲浗o我。
但我知道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知識點我可以拼命地補回來,可是一個人的戰(zhàn)役真的很難堅持,高考的重壓下,我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但無人訴說的苦悶和壓抑幾乎打垮了我。成績開始反反復(fù)復(fù)地上升又下落,弄得我心力交瘁。
我把亞里士多德說的“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明”寫在日記本里里安慰自己,做不了神明就一定要做拿夢下飯對高考虎視眈眈的野獸。
但世界是無比溫情的,盡管它是以一場寒流的方式體現(xiàn)。宿舍6個姑娘無一幸免,每天上課擤鼻涕、打噴嚏還有咳斷肝腸的聲音分布在教室的各個角落。班主任勸我們回家養(yǎng)病無果后,只能將我們“流放”到教室后門暖氣管旁邊,一來預(yù)防傳染,二來避免影響其他同學的正常上課。這反倒使得我和她們扶持出了情誼。老大建議大家進行體制優(yōu)化,在午休時給其他人講自己擅長的科目“培優(yōu)補差”,這無疑對我們進入高三的知識鞏固起了很大作用。
此事充分地證實了一句話——一個人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一定走得遠。
那時候我們6個每天午間急急忙忙吃完飯后,一起聚在教室里討論學習?;ハ嘀v解題目,聽寫單詞,抽背古詩……偶爾午后陽光太過繾綣,我們會聊聊彼此喜歡的歌和想去的地方。老大喜歡藍天,想考飛行學院;同桌喜歡孩子和舞蹈,想學幼兒師范;我喜歡春暖花開,所以想去美麗的廈門看看……因為此刻拼盡全力,所以未來是那么明亮,那么溫暖。
到距離高考還有130多天的時候,大概是春寒料峭的3月,時間仿佛晨露消弭得太快,我來不及在掌中緊握。后來連去食堂都是計時的,目不斜視走路帶風,桌子下面長久地放著暖水壺,早上出門打水晚上帶回宿舍,除了中午上講臺給舍友們講歷史知識點,基本上長在了座位上,同桌打趣我是一朵駐守在三(2)班的蘑菇,我笑笑不做反駁。
緊張的學習之外,我做過最輕松浪漫的事就是偶爾抱著厚厚的單詞手冊在走廊拐角處一扇矮窗下曬會兒太陽。有那么一刻時光驟停,好似負重飛行的候鳥暫歇在高樹枝丫,目光微合,心卻始終向著遠方。
最后階段,各科老師把所有的方法指導(dǎo)簡單地歸結(jié)為兩個字:做題。有個笑話說高三最恐怖的事情是上個廁所回來發(fā)現(xiàn)睡著的同桌被試卷埋了。果然是題材來源于生活,毫不夸張那就是我高三沖刺階段的真實寫照。經(jīng)常做題到深夜然后沉沉地睡去,大概是因為從未浪費時間,所以大多時候夜晚會饋贈我一個香甜的美夢。和很多高三考生一樣,我也有了收集圓珠筆芯和草稿紙的癖好,床底下放著一個康師傅的大紙箱子,里面塞滿了用廢的草紙和筆芯,感覺像是被自己賦予了一種踏實感。
像一個長鏡頭電影自傳,用堅持和拼搏走過這一路給高中生涯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最后蒙蒙細雨的三天考試倒顯得有些寡淡。拿到心儀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有一種翻山越嶺終于塵埃落定的失重感。
這一路上,我途經(jīng)荒草便以為世界是荒原,也慶幸自己擁有迷途知返的勇敢。所有的一切都告訴我,我們必須愿意像雕琢明珠那樣鏤刻自己,愿意像馴服猛獸一樣鞭笞自己,才最終會活成與內(nèi)心一致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