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鴻岳 遲鷗
摘 ?要:干部政策就是用人之道。延安時期陳云擔任了七年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他高度重視干部在黨的事業(yè)中的重要作用,緊密圍繞黨的中心任務提出并制定了正確的干部工作“十二字方針”:了解人、氣量大、用得好、愛護人。
關(guān)鍵詞:陳云;干部工作;十二字方針
陳云是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領(lǐng)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長期從事黨務工作,他在延安時期擔任了七年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在此期間他發(fā)表了很多關(guān)于黨的干部工作方面的文章,《論干部政策》就是其中之一,該文中明確提出了干部工作“十二字方針”:了解人、氣量大、用得好、愛護人。
一、了解人是用人的基本前提
知人才能善任,用人的前提是了解人。陳云認為,要做到很徹底地了解一個人,“不是容易的事情,嚴格地講是很難的”[1](P109—110頁)。同時,他還指出自己在“了解人”方面中所發(fā)現(xiàn)的“兩種毛病”,“第一種毛病是用一只眼睛看人,只看人家一面,不看全面,不能面面都看到;第二種毛病是只看到這個人今天干了什么,沒有看到他以前干了些什么,只看到他本領(lǐng)的高低,沒有看到他本質(zhì)的好壞” [1](P110頁)。
針對上述“兩種毛病”,陳云認為,應該辯證、全面的去看人、了解人。如何辨證地“了解人”?陳云以“自高自大”和“懦弱無能”兩種不同類型的干部為例:他指出,一個人起碼總有點本領(lǐng)才敢自高自大,這種人多少是有點才能的,要用他的長處,規(guī)避他的短處,可以給他安排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給他指明正確的方向,發(fā)揮他的長處,讓他大膽去做,這種人是可以做出成績來的,而且在工作推進中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他的弱點可以慢慢得到克服,對于“自高自大”的干部來說,“經(jīng)驗的積累和弱點的克服是分不開的”;一個人由于能力不大而顯得“懦弱無能”,也顯得唯謹唯慎,但“小心謹慎”恰好也是這種人的長處,雖然這種人不能讓他做大刀闊斧的事,但可以讓他做機要、做調(diào)查統(tǒng)計等方面的工作。陳云認為,“一個人的長處里同時也包括某些缺點,短處里同時也含著某些優(yōu)點。用人就是用他的長處,使他的長處得到發(fā)展,短處得到克服”[1](P111頁)。
如何全面地“了解人”?陳云認為,了解一個人的時候,不能“只看他的今天,不看他的昨天”,也不能“只看過去,不看現(xiàn)在”;不能“只看見功而看不見過”,也不能“只看見過而看不見功”;不能“只看見今天的好而看不見昨天的壞”,也不能“只看見今天的壞而看不見昨天的好”。他舉了“老百姓蓋房子打樁”的例子,認為“使用干部不能也像打樁子一樣,今天看他好,便把他提得高高的,明天看他做得不夠,便把他打下去,后天又把他提起來,再后又打下去。這種一上一下打樁式的用人是不對的”[1](P111—112頁)。所以,陳云認為,“看人不要只看一時,只看一面。對于一個人沒有根本的估計,用人就會造成很大的錯誤”[1](P112頁)。
二、氣量大是團結(jié)人的關(guān)鍵
陳云認為,用人要氣量大。延安時期,隨著我們黨領(lǐng)導的革命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許多人不遠千里來到延安,歸向了共產(chǎn)黨。當時的情形可以說是“天下英雄豪杰云集延安”。據(jù)他回憶,1932年在上海開辦一個學校訓練工人干部,當時只有六名學生;而延安時期抗大、陜公、魯藝、黨校等共有一萬多名學生,由此可以看出是“人心大變”,但隨著支持共產(chǎn)黨革命的人數(shù)的增加,“情況也更加復雜了”。針對這種情況,陳云指出,“要干大事情,就免不了要遇到復雜情況?!挥袔讉€人,不要發(fā)展,才簡單,但是革命一定不會成功。”“干革命如果怕復雜,便會愈弄愈復雜,不怕復雜,革命就好辦?!盵1](P113頁)陳云分析孫中山先生能做大事的主要原因是“他氣量大,什么紅槍會、哥老會、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要?!彼裕挥袣饬看?,才能廣招天下士而用之,只有善用各種人才,才能成大事業(yè)?!皢螛屍ヱR,革命到底是干不成功的?!?/p>
三、用得好是用人的最終目的
以什么樣的辦法用人才能用的好、才能有效推進工作呢?陳云認為,“只要是在你領(lǐng)導下的人都很高興工作,都很積極工作,能夠這樣,工作就一定會做得好?!薄耙鯓宇I(lǐng)導才能使干部高興地安心地工作呢?……對領(lǐng)導人來說,一定要做到讓下級敢于說話,敢于做事?!?[1](P114頁)由此可以看出,陳云的觀點是:評價用人是否用得好的標準,就是要使人敢說話、還要使人敢于做事。
用人用得好,就要使人敢于說話。使人敢說話就是在面對不同觀點、在談論問題、在做決策時讓人充分發(fā)表不同意見,這樣才能讓方案、議案在執(zhí)行的時候發(fā)生很好的效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能當面各抒己見,提出個人看法,指出不足,這些都將更加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有利于工作。中國共產(chǎn)黨是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黨的思想路線,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同時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行動準則、價值要求和工作法寶。使人敢說話就是實事求是精神在領(lǐng)導工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怎樣才能使人敢說話呢?陳云認為,一是“領(lǐng)導者的態(tài)度要好”,二是“少戴大帽子”,三是“當你去批評人家錯誤的時候,要指出人家錯誤的根源以及糾正錯誤的方法”,因為“批評的目的并不是出氣,主要是在于真正幫助人家糾正錯誤?!盵1](P116-117頁)
用人用得好,就要使人敢于做事。黨組織用人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干部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使干部能夠安心地工作。陳云認為,“一個人能有多少力量、多少時間?即使你的精力很強,‘天下第一’,也要有天下第二、天下第三的人來幫助扶持,你才會成功?!盵1](P118頁)也就是說,為廣大干部搭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平臺,讓有為者有位,凝聚最大合力,聚焦“最大公約數(shù)”,黨的偉大事業(yè)才能興旺發(fā)達。
四、愛護人是用人之道的根本價值遵循
陳云認為,“做父母的愛護他們的子女是非常周到的,但是共產(chǎn)黨愛護黨員也并不下于父母愛護子女?!盵1](P121頁)干部的成長具有一定規(guī)律性,除了個人努力之外,更離不開組織的培養(yǎng)。所以,在提拔、使用一名干部之前,要對他的政治品質(zhì)和能力進行全面評估,根據(jù)人崗相適的原則進行安排。同時,還要注重對干部進行“過程管理”,“不要等他垮臺以后,再來追究責任,撤換他的工作”[1](P119頁)。這就是說,管理干部、愛護干部,就要加強監(jiān)督及時發(fā)現(xiàn)、解決干部身上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面對犯了錯誤的干部,如何體現(xiàn)組織對其的關(guān)愛?陳云認為,“當著解決一個干部的問題,關(guān)系到他的政治生命的時候,要很鄭重、很謹慎、很細心地去處理它?!盵1](P120頁)概而言之,對干部的“嚴管”其實就是“厚愛”,黨組織要引導、提醒干部“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參考文獻
[1] ?《陳云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習近平關(guān)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摘編》,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
基金項目:本文為西安外國語大學校級科研項目成果(課題名稱:高校黨務工作干部隊伍建設(shè)研究,項目編號:17XWC01)
作者簡介:邢鴻岳,西安外國語大學職員,西北大學博士研究生,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遲鷗,西安外國語大學講師,法學碩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