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書萱
南國的雨向來是柔和的。細雨蒙蒙,如牛毛般飄飄灑灑,潤物細無聲中悄然占據(jù)人們的心房。它細而密,總是不經意間氤氳出朦朧霧氣,頗有“花非花,霧非霧”之感,亦如淡墨丹青,在宣紙上暈染出江南小橋流水,樓臺煙雨……
南國的雨總細雨綿綿,瘦西湖旁佇立的游人,煙雨時節(jié)撐一把江南獨有的油紙傘,看那樹木蒼翠,香花盛開;曲廊回環(huán),小橋流水……沒有磅礴的壯麗江河,有的只是典雅的小橋流水。她是柔弱清秀的,平緩多水,楊柳依依,只能楊柳岸唱曉風殘月。
北國的雨往往更為熾熱,比起南國那溫潤柔和,多了幾分棱角,變得有力起來。不同于南國雨幕霧里看花的朦朧,這是如同打擊奏鳴曲時的有力,一下一下都敲進人們心里,正有“夜闌臥聽風吹雨”之感。此時的瓢潑大雨,夾雜著電閃雷鳴,多出些強硬的氣勢來。雨、雷、電交織在一起,演奏著激烈的樂曲,是一場震人心魄的視覺、聽覺上的盛宴。北國風光和著淋漓大雨是山河破碎的悲愴,是悲忽起,看東湖水溢,似馬脫韁的豪情!
南國與北國的雨一柔,一剛,融合起來便是所謂剛柔并濟了。做事亦是如此,剛與柔的結合才是最恰當?shù)?,多一分剛則過硬,易折;多一份柔則過于怯懦。所以處理事情做到不多一分,不少一分是難能可貴的,可以如南國的雨溫和,可以如北國的雨剛勁,方能恰到好處。
如果說西施是南國的雨,一顰一笑皆可入畫;那么花木蘭一定是北國的雨,舉手投足皆散發(fā)蓬勃英氣,正如蘇軾詩中所云:“淡妝濃抹總相宜。”
我想,這,便是雨的真諦吧!
(陜西西安市高新一中高一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