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多 黎瓊
摘 要:近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進各類院校,思政課建設節(jié)奏加快,部分學生無法緊跟思政建設的步伐。而隨著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得進行,慕課這一大規(guī)模開放的在線課程逐漸走進學生視野。倘若將慕課及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創(chuàng)設雙主體智能型多邊互動教學模式,將對院校思政教育的進行大有裨益。
關鍵詞:思政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已進入信息化時代,傳統(tǒng)的單一的線下教學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線上學習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產物。作為網(wǎng)絡教育平臺,慕課在推動思政教育的進行發(fā)揮著重大作用,但是,由于這一新的教學模式的引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固有的師生關系面對挑戰(zhàn)。因此,必須科學合理地看待網(wǎng)絡課程在思政教育模式中發(fā)揮的作用,完善雙主體智能型多邊互動教學模式。
一、慕課背景下思政教學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傳統(tǒng)的思政課程通常進行大班型授課,幾百名學生匯聚在一間教室,而授課教師卻只有一人,可以說教學資源的分配是極為不合理的。而且教師同時對幾百名學生授課,不能保證所有同學都能全身心的投入課程,對于許多對課程沒有興趣的同學來說,這樣的授課方式是沒有效率的。這種形式的思政教學缺乏針對性,既得不到學生的反饋情況 也很難真正改變學生的思想,可謂是沒有意義的。
在這種背景下,慕課則展現(xiàn)了它絕對的優(yōu)越性。首先,慕課作為網(wǎng)絡學習平臺,對于新時代青年具有高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有助于學生們主觀上愿意去學習思政課程。其次,慕課融大規(guī)模教育、開放教育和線上教育為一體,并設置隨堂問答和趣味測驗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們的疑問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養(yǎng)成階段,思想政治指導的作用可見一般,絕不能讓同學們把對線下授課形式的不滿遷怒到思政課程本身。推廣慕課既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有利于黨政思想的宣傳,何樂而不為呢?
二、雙主體智能型多邊互動開放教學模式的優(yōu)越性
雙主體智能型多邊互動開放教學模式提倡把教師和學生同時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思政教育旨在向學生傳遞先進思想,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三觀,因而老師純粹地灌輸知識理念的做法是不適合思政教學的;學生的任務是通過學習了解黨政方針,提高綜合素質,這也不是通過自主學習就能達成的。所以,思政教育的開展需要師生雙方的積極配合,雙主體智能型多邊互動開放教學模式的優(yōu)越性此時就展現(xiàn)出來了。這種模式巧妙地利用了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僅靠一臺電子設備,就可以將相隔甚遠的師生聯(lián)系起來,遠程服務無疑為教學解決了地域方面的難題。同時,慕課為學生提供了交流探討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學生甚至可以和所有在線學生交流學習感悟,探討學習心得,發(fā)生思想的碰撞,收獲志同道合的好友。同時,慕課平臺的資源持續(xù)更新,為同學們掌握最新的學習資料提供了便利,緊隨時代步伐,在時事熱點話題中獲得思想的進步。
三、雙主體智能型多邊互動開放教學模式的可實現(xiàn)性
盡管慕課教學在我國正式投入使用的時間并不算長,但其推廣的迅速性和受眾的廣泛性無一不體現(xiàn)著這一新型教學方式的迅速崛起,如今已經(jīng)能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分庭抗禮,甚至隱隱有超越傳統(tǒng)模式的趨勢。慕課以教材為理論依據(jù),卻不受教材的局限性束縛,廣泛收錄教師的教學資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但是,要完善慕課背景下院校思政教育的模式,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我們必須甄別教學資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加強對于慕課教程的審核力度,堅決抵制那些思想理論過于偏激或者片面的教學資源流入共享平臺,為同學們篩選符合黨的章程,有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課程。畢竟學生的思想還未完全成熟,正處于思維完善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思想教育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一旦被錯誤的思想引入歧途,誤人子弟的罪名定會伴隨教育工作者一生,所以,我們必須義不容辭地做好課程把關工作。
其次,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既然慕課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便利的線上學習的平臺,那就要鼓勵學生去有效利用這個平臺。利用好慕課提供的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料,最大限度地用好這個平臺。在慕課上學習思政課程時,要用心聆聽先進的思想,遇到難以理解的概念時要踴躍提問,在他們的回答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來完善自己的思想觀念。
慕課教育以遠程授課的方式解決了公共性授課的弊端,但是仍存在不足之處,比如,如何確保學生的“出勤率”,在線測驗是否真的能檢測知識掌握程度。簡而言之,慕課教育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控能力,能夠在較為輕松、開放的環(huán)境下主動去學習,能夠自己掌握好重難點并努力去攻克,同時注意把握好線上課程與線下課程的均衡點,不要因為可以隨時聽取線上課程就忽略了實際課堂的學習,畢竟傳統(tǒng)課堂為師生提供了面對面交流的渠道,是具有其自身有優(yōu)點的,不能顧此失彼。
慕課的發(fā)展是教育改革過程中里程碑式的舉措,假若妥善利用,其也必將促進思政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堅持教師與學生的雙主體地位,堅持網(wǎng)絡課程與線下課堂的合理配合,鼓勵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探索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表達能力,引導他們提高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思想水平,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觀念。慕課背景下體育院校思政教育模式終將顛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取得更偉大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黃正,王秦英.高校體育慕課教學發(fā)展的SWOT分析[J].體育科技,2018,(04):151-153.
[2]高振國.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07):62-63.
[3]吳瓊.慕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8,(03):101-102.
[4]王曉娟,彭春江,郎文孝,楊巍,張志敏.陶行知教育思想對體育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5,(04):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