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銘言
暑假,我讀了《通往廣場的路不只一條》這篇文章。雖然文章簡短,但卻言簡意賅。它啟迪我:條條道路通羅馬。當我們遇到坎坷險阻時,不妨換一條路,說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會獲得新的成功。我們要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打開成功的大門,因為創(chuàng)新是成功的金鑰匙。
作者斯奇塔爾莉是一位成功的時裝設(shè)計師。小時候,她父親拉著她站在羅馬郊區(qū)的一座教堂塔頂上。她向下瞧,看見星羅棋布的村莊,如蛛網(wǎng)般交叉扭曲的街道,一條條通往羅馬廣場。父親告訴她:“假如你發(fā)現(xiàn)走這條路到不了目的地,你就走另一條路試試。”這件事,斯奇塔爾莉一直銘記在心。她長大后,成為一名時裝設(shè)計師。有一次,她籌備時裝展,然而衣服都沒有縫好。最后,她就突發(fā)奇想,決定搞一個未縫成的時裝展,最后大獲成功。
努力創(chuàng)新,你就會獲得令人眼紅的成功。齊白石原來是個木匠,自學成為了畫家。面對已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的風格。60歲以后的畫,明顯不同于60歲以前。70歲以后,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后,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齊白石的一生,五易畫風。正因為自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加成熟,形成獨特的風格。而拘泥于一條道上,即使是偉人也不可能成功。牛頓是世界偉大的科學家,他對科學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牛頓的一生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冷卻定律以及微積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亞里士多德的柏拉圖學說的范圍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時間來研究上帝的存在,結(jié)果自然毫無所得。由此看來,即使是一個偉大的學者,一旦落入陳舊的框架,就談不上有絲毫的成就。
我也體會過創(chuàng)新帶給我的喜悅。有次,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很復(fù)雜的數(shù)學題,同學們都沒有想出來。后來,老師給我們講述了方法,但是十分復(fù)雜。下課,我又開始思考那一道題,想到可以用假設(shè)法,我試了試,果然十分簡單。于是,我就去跟老師講我的想法。老師也十分高興,向同學介紹了我的方法,并表揚了我。
跟隨前人,模仿前人,你不可能成為像愛因斯坦、居里夫人這樣的引領(lǐng)人類前進的人。只有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探索,你才能品嘗到成功的甜蜜。
江蘇無錫大橋?qū)嶒瀸W校初三(7)班
指導(dǎo)老師:薛漢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