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堂風
小學時你住在江對岸的奶奶家,我坐船去找你。
藝考時你住在遙遠的省城,我乘火車去看你。
上大學頭一年的春節(jié),我想家也想你,心疼地買了張機票趕回去見你。工作后我們分隔在一座大城市的兩端,只好不辭辛勞坐公車探望你。地理課本說,交通運輸線受到經(jīng)濟、社會、技術和自然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而對我來說,所有交通工具的目的地,都不過是你。
沿岸的燈光
哪一盞來自你家
這實在算得上是一種很古老的交通方式了?,F(xiàn)在誰出門還坐船呢?好像只有出去旅行的時候,才會登上游輪,感受江河湖海迎面吹來的風,想想那些想見卻見不到的人。
這是生活在江邊的孩子特有的福利。一江春水向東流,擺渡、貨運、旅游,陸面上五花八門的交通工具,擱在江上,全是形狀、顏色、大小各異的船只。所以在每天清晨,我都準時抵達渡口,乘坐著最古老的交通工具,在船只搖搖擺擺的頻率里,順流而下,逆流而上,迎著江風來見你。
江面開闊,風里有水流的聲音,客船與貨船對向行使,蕩開一圈圈波浪。我的心情極好,因為昨晚我像每晚睡前都會做的那樣——虔誠祈禱了,祈禱千萬不要刮大風,千萬不要下大雨,千萬不要出現(xiàn)惡劣天氣,否則我今天就見不到你了。
是你呀,我親愛的朋友,一江兩岸,萬家燈火,誰叫我們的家分布在兩岸呢?我得趁著雨季來臨之前,來與你赴約,不然江水上漲,暗流洶涌,就又得等上好長一段時間了。
還算你有良心,知道我要來,已經(jīng)早早地在渡口上等著我。我笑著揮手回應你,不知道隔著寬寬的江面和烏泱泱的人群,你能不能看清我在哪兒?
沿江岸而建的密密麻麻的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中,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上,密密麻麻的燈光,在夜里,美得驚心動魄。下一次,我們一起夜游坐船去看看吧。
逼仄的空間里
醞釀著一場溫暖的騙局這趟車可真漫長。
我將時間掰碎,吃完泡面,看了電視劇,還跟你打了一通電話,坐在這逼仄的空間里度日如年。火車靠站的時候,我的無聊就像那狹長的鳴笛,笨重而無趣??粗巴庖呀?jīng)厭煩的景色,我在心里催促,還能不能更快一點?
但我的想法無關輕重,按照最安全的速度運行,它已在千百次往返中,有著自己既定的時間規(guī)律;以普列十八節(jié)車廂算,它要將兩千多個人送達目的地,兩千分之一的想法,天真而又渺小。
我來來回回很多次,好在,周圍都是一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臉,探親的、遠行的、求學的、工作的,混合著天南地北的口音。陌生的環(huán)境里,大家都很善良。聊天、喧鬧、睡覺,身處在熱鬧中,除了時間走得太慢,其余的不算難熬。
不同于家鄉(xiāng)的丘陵,即使是在城市的最邊緣,仍有數(shù)不清的隧道需要穿越,而北方的平原上,平坦開闊的土地里種著糧食,一側的質樸小鎮(zhèn)子透著可愛。我應當慶幸,至少沒有因為一場大雨或是一場大雪,列車就在中途停運。
我有無數(shù)次后悔,自己為什么要選擇這趟列車,但卻一次又一次地否定,飛機太貴,汽車太漫長,只有火車,才能負擔我們貧窮青春里,漫延了幾千里路的思念。順著蜿蜒的鐵軌,在翻越無人山嶺,避開千畝良田后,我終于來到了你的城市。
如果你要問我累不累,我會毫不猶豫地騙你說:“一點也不累?!?/p>
我的牽念
抵達過八千米高空
遠方時時有人抵達,但飄零久了的人才知道,陌生的城市里讓人思緒翻涌的,從來不是遠方,而是故鄉(xiāng)。
所以,一年之中,讓我愿意從一座城市奔赴到另一座城市的,也只有每年回家的那天。相比于其它交通工具,飛機昂貴的價格總是讓人望而卻步,可在我思念最濃的時候,為了它的速度和便捷,我也愿意買單。
我很高興,家鄉(xiāng)的三線小城跟上了時代發(fā)展,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機場,得以讓我用最短的時間回家。
飛行前的準備過程比想象的時間要長一點。航空港占地面積巨大,建在地廣人稀的城市邊緣,提前抵達意味著我要提早出發(fā)。抵達后要寄行李、過安檢、準備登機,等一切收拾妥當,我就乖乖地坐到座艙里,給你和家人打一個報平安的電話,等待這場飛行的開啟。
我猜到了,當我推開家門的那一刻,一定會有一桌豐盛的晚餐,那是久違而想念的家的味道。我也知道,在晚餐過后,我會像小時候那樣,偷偷地溜出家門去見你。
每一次見你,你都會變得更不一樣。令我們之間變得遙遠的,也許不是距離,而是長大。也不知道,世界上最快的飛機,到底能不能追上我們]的腳步。
翻山越嶺
只為了見一見你
南方的公路總是盤曲復雜,時上時下,讓我胃里翻江倒海的同時,也讓我來見你的心情變得五味雜陳。
萬萬沒想到,對你的思念,居然敗在了路程上。哪怕只在車里坐了兩個小時,下車的一瞬間,我竟感覺像是過了一個世紀。說是翻山越嶺而來,一點也不夸張。
我忽然同情起那些在網(wǎng)絡上購買的貨物來,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濟如日中天,需求帶動了交通運輸?shù)陌l(fā)展。一件件物品,被各類車輛裝載著,忽而疾馳,忽而右轉,真是辛苦了。
但是這也沒辦法,在以公路為主的城市交通脈絡里,這種自由靈活的小型車輛,永遠是短途出行的最好選擇。
也不止是短途,只要車技過硬,請到帶薪年假,收拾好行李,就能帶著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爬雪山,在海拔三千米的盤山公路旁裹著棉被看日出;去看海,在潮汐最洶涌的傍晚,迎著獵獵海風吃燒烤。不論刮風還是下雨,只要有路,只要有時間,不管是哪兒我們都能去。
當然,要是時間不夠,就算是簡單的周邊游,只要是和你一起,沿途都是絕世好風景。
穿過黑暗
一直走到了現(xiàn)在
“嗖!”良久未用的天然氣終于發(fā)出了它的抗議,在頑強地燃了幾根小火苗后,再次熄滅在灶臺上。而我辛辛苦苦準備了一下午的食材,還沒來得及與鐵鍋碰撞出誘,人的香氣,便中途折腰。想想還是覺得很氣,你第一次來我的新住所吃飯,我還沒能施展廚藝大招,就這樣偃旗息鼓,實在輸?shù)秒y堪。
不,我在傷心懊惱自責之后,又重新振作起來。確定檢查完所有設備后,我拿起手機準備給物管打電話,卻瞥到微信群里說:“因天然氣公司在施工維修,將于x時停氣?!蔽铱戳丝幢?,正好是十分鐘之前,正式停氣的那一刻。
我住的城市沒有油氣田,得益于“西氣東輸”的龐大工程,經(jīng)過西部油田的開發(fā)、城市主干管道的鋪設,我最終還是使用上了便捷且環(huán)保的天然氣。
它們的到來實屬不易,我開始計算天然氣恢復供應的路程。從西部采集,通過連接得毫無縫隙的堅硬管道,供應到城市的每家每戶,它走過了漫長的路程。所以,權當它暫時的罷工是想要好好休息一下吧。至少,我還來得及拿起電話,告訴你:“家里停氣了,我們換個地方見吧。
此時,我只盼望隔壁街那家我最愛的餐館,沒有進行天然氣管道整修。我想我們會好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