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丹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中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結合我院師資實際情況,根據(jù)我院學生特點,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課程入手進行思政課改革,將多主體協(xié)同育人設計到"基礎"課教學主體中。從多主體協(xié)同育人角度出發(fā),讓思政課堂和輔導員的學生工作結合起來,在思修教育本質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果,同時方便開展學生工作,在教學中切實發(fā)揮思修教育的效用性,課程改革中開展教育資源整合,力求更好達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1.1 應然性
“基礎”課作為大學生入學后開設的第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線內容,承擔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慕虒W任務。所以如何提高該課程的吸引力,與大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其更好的發(fā)揮作用,是“基礎”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而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學生工作的過程中,育人目標和“基礎”課目標相一致,這就為把輔導員納入到“基礎”課教師隊伍中提供了可能性。
1.2 必然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整體推進高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等隊伍建設,保證這支隊伍后繼有人、源源不斷?!薄盎A”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聯(lián)系十分密切的課程。學生想要對書本里的宏篇大論有深刻的理解,必須將其落到實處。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學生工作中開展的各種校園活動,可以將“基礎”課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并且相對于思政教師來說,輔導員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聯(lián)系更為密切,更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也能更好的為他們答疑解惑,這樣,“基礎”課就可以作為一個載體,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輔導員開展的學生工作結合起來。這就肯定了思政教師和輔導員可以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落實全員育人政策,多方面培養(yǎng)、提高學生素質,最終形成育人合力。
2.1 專題式教學
多主體協(xié)同育人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授課模式問題。在多主體協(xié)同育人過程中,打破原來“基礎”課一個教師講到底的模式,將課程內容細化分為不同的專題,每個教師根據(jù)自己專業(yè)優(yōu)勢及研究特長挑選合適的專題,能夠把一個專題研究透徹,講授精確。
2.2 開展集體備課制度
專題確定后,思政教師與輔導員集體備課、分別授課。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思政教師與輔導員實現(xiàn)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思政教師有更深厚的理論基礎,輔導員借助這一點可以增強自身對學科前沿知識的掌握,而輔導員掌握大量學生實際案例,思政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使授課更具有針對性。
2.3 進行教學改革
由于“基礎”課與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系較為緊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知行互動,理論結合實踐。課堂上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案例的分析、討論,課后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實踐,從而使學生既增加理論認識,又提升思想感悟。在這一方面,思政教師與輔導員攜手進行,起到良好教育效果。同時在課程考核方面,打破原有的一張卷定成績的方式,采取過程考核方式,實踐成績按照40%計入總成績,這樣就能促使學生積極參加到實踐中,知行統(tǒng)一。
在“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開展多主體協(xié)同育人兩年來,取得一定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
3.1 推動多主體協(xié)同育人,可以全方面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把學生工作者輔導員納入到“基礎”課教師隊伍中,可以充實授課案例,更加貼近學生實際,同時依托課程內容,輔導員可以在學生工作過程中開展各種活動,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教學過程更有針對性。
3.2 在多主體協(xié)同育人過程中,思政教師與輔導員相互交流、溝通,通過集體備課、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兩種主體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思政教師能夠了解更多學生現(xiàn)實案例,輔導員能夠提高理論素養(yǎng),使自己更加的專業(yè)化。
3.3 思政教師與輔導員分屬于不同的部門,考核體系不同,在日常工作中兩支隊伍聯(lián)系的不多,體制運行分軌,所以默契不足。
3.4 有的思政教師習慣傳統(tǒng)單獨授課方式,不愿與其他教師尤其是輔導員開展協(xié)同育人教育,而輔導員日常工作較為繁雜,并且在學科背景上,學習馬列、思政的較少,客觀上也缺少授課的熱情。
未來,將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繼續(xù)推進多主體協(xié)同育人機制,擴充思政教師隊伍,實行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多元化建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機制目標開展的更為靈活,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本文系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YB201762。
(作者單位: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