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展
教育是什么?我常常問自己什么樣的學生算是好學生?一個只會考試不會生活的學生長大后會是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嗎?我們到底要培養(yǎng)怎樣的孩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fā)展。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落實的。
教師對學生教學評價時,應把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與社會發(fā)展性評價放在生活、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進行。對學生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更要關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
比如我們班上二年級時,一年級三班的陳長曉同學被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膳碌募膊?、巨額的醫(yī)療費用對這個本來就并不富裕的家庭猶如一個晴天霹靂,原本愛笑的媽媽天天以淚洗面、年輕健談的爸爸一夜之間多了些許白發(fā)。出于對這位同學人道主義的援助,我們?nèi)熒栽笧殛愰L曉同學捐款治療疾病。作為班主任老師,我適時抓住這次機會,在募捐時讓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自己遇到困難,有些不開心時,最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班中同學紛紛發(fā)言:“希望自己的好朋友能夠安慰自己”、“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希望同學和老師能幫助自己度過難關”……這時我將陳同學的事情告訴了他們:“在我的身邊有一位叫陳長曉的小朋友,她愛玩、愛笑、愛老師愛同學,幾個月以前她還和大家一樣健健康康的,可是現(xiàn)在她被病魔纏身,每天都要服用大量的草藥,一天的藥物就要500多元,每一個月都要去離家十幾個小時車程之外的天津接受檢查。如此高昂的醫(yī)藥費、對病魔的恐懼讓她們一家痛苦不堪,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我們的小班長解雪媛坐在座位上倡議道:“我們要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幫助陳長曉同學治病”??粗⒆觽円粡垙埗碌男∧?,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感動……每個同學都盡自己所能獻出了自己的愛心,幾個留守兒童也從爸爸媽媽留給自己的生活費中拿出錢來捐給陳長曉治病。在這次幫助困難同學的活動中,我先對學生們的表現(xiàn)給予了表揚,聽到我對他們的贊揚,一張張小臉上都寫滿了助人為樂后的自豪。接著,我又讓學生對大家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你覺得同學們的表現(xiàn)怎么樣?哪些同學的做法最讓你感動?通過學生的評價,大家對這種別人有困難時要及時伸出援手的認識更深刻了。
人的十根手指都有長有短,我們又怎么能要求學生能力都一樣。教學中,我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力求根據(jù)多方面的信息,評價學生。我們班的張啟文是學習上標準的后進生,二年級學期初分到我們班時,語文、數(shù)學兩門學科加起來還是個位數(shù),在班上難免受到別的同學的歧視,也造成了他厭學的情緒。這時,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才二年級呀,如果這時就把上學當成痛苦的負擔,這個孩子該如何度過他漫長的求學路。于是,看到綜合實踐活動教科書中有《你真棒》這一活動主題,我決定幫孩子改變這種學習處境。在讓孩子們說說同學的優(yōu)點時,如我所料,沒有人提到這個學生眼中的“傻子”,這時,我對大家說:“老師想來說說張啟文的優(yōu)點”,聽到我的話,本來無精打采的張啟文一下子抬起了頭,用不相信的眼光望著我。學生們也愣了,有學生說了:“???張啟文還有優(yōu)點?”“是啊,他雖然學習成績不優(yōu)秀,但是他上課遵守紀律,老師很喜歡他。”我的話一出口,張啟文的小胸脯立刻挺起來了。這時,其他同學也紛紛舉手,“張啟文還很愛勞動,咱們班的桌子都是他排的”,“他愛幫助人,我忘了帶鉛筆就是張啟文借給我的”…….聽著同學們的夸獎這個孩子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最后,他趴在桌子上哭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淚水。這節(jié)課之后,這個孩子在班里的表現(xiàn)越來越好,上課積極表現(xiàn),雖然他回答的問題總是“文不對題”,但每次我都對他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給予表揚。雖然他的學習成績與其他同學相比還遠遠的落在后面,但我從他那雙眼睛里知道,他愛學校、愛班級、愛老師、愛同學的情感體驗一點都沒落下。
在學生的評價方面,我特別注意發(fā)揮學生個體評價的作用,讓學生通過評價自己的表現(xiàn)來鞭策自己,實現(xiàn)自我超越。我在每節(jié)課的課堂結束前,都會讓幾名學生說說自己覺得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怎么樣?好,好在哪兒?不滿意的地方又表現(xiàn)在哪兒?類似的錯誤還會不會重犯?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的過程,也是對自己檢測的過程。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設計上,我也善于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學生自評的活動。例如在進行《我的學習進步了》這一活動主題時,我讓同學們自己來對自己進行評價,張俊發(fā)對自己的評價是“我能獨立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了”,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別人的肯定有時并不容易,但是我們首先要自己肯定自己。學生的自我評價對自己既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鞭策。在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時應多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爭取讓我的課堂真正變成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讓一個個稚嫩的生命在課堂上輕舞飛揚。
我們的教育到底要給孩子留下什么呢?是分數(shù)嗎?是高學歷嗎?我一直都認為我們的教育該向著更明亮的地方行走,我們的孩子在接受完教育后會更熱愛生活。順境,隨遇而安;逆境,不隨波逐流。就如同英國作家杰克·倫敦《荒野的呼喚》中的主人翁巴克一樣,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做到不焦慮、在艱險的環(huán)境下也能咬牙生存下去、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體會到作為普通人的樂趣。弘揚個人奮斗、不怕吃苦、積極進取、能思善辯的主旋律。我始終相信我的一些孩子們會在綜合實踐這門課程中找到他們失落的信心,它像生活中指引我們前行的火把一樣明亮。愿我們的愛永遠陪著孩子們成長。
(作者單位:莒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