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歡
2018年的暑假,安徽阜陽13歲女孩尹靚因為暑假作業(yè)成了“網(wǎng)紅”,引得國內外媒體與網(wǎng)友瘋狂轉載,連《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都為其轉發(fā)點贊。
尹靚的這份暑假作業(yè)是把讀過的四大名著用繪畫和筆記相結合的方式,做成了圖文并茂的讀書筆記。
在尹靚的《紅樓夢》筆記中,她將“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的王熙鳳活脫脫地畫在中間,“人物簡介”“外貌特征”“性格特點”“死因”等四個版塊的文字說明,左右分列各二。手繪鮮活亮眼,文字要言不煩、條分縷析,她把這個“一生心機計算,奈何造化弄人,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女強人”,精練地呈現(xiàn)在一方紙頁之上,既有真切的美,又有萌萌的美。
《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的筆記格式也如《紅樓夢》筆記的套路,圖文并茂——圖居中間,文在兩側,但讀者看了,絲毫沒有重復的套路之嫌,反而覺得個個新鮮,趣味十足。
《西游記》的手繪相對較多。唐三藏“袈裟披身,雙手合十,慈眉善目,佛光滿面”。孫悟空是一個特寫的頭像,金黃的猴毛、圓睜的雙眼、緊閉的嘴唇,突出了他的火眼特色與對人妖的愛憎,使人耳畔不禁回響起“呔!吃俺老孫一棒!俺乃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豬悟能與沙悟凈也是特寫頭像,前者肥頭大耳,張著大嘴,盡顯耍賴貪吃,動不動就鬧散伙的可愛“呆子”相;后者一副認真看、仔細聽的神情,表現(xiàn)出沉穩(wěn)謙遜、淳樸憨厚、任勞任怨、堅定踏實的勞動者形象。
《三國演義》的手繪突出了諸葛亮與曹操。諸葛亮的手繪旁注:“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他手拿羽扇,運籌帷幄,讓人不由得想起他的畢生忠誠:傾盡心血,鞠躬盡瘁,只為報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曹操是半身手繪,面部表情突出的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梟雄神態(tài),其文字筆記也不同于前者,用的是樹狀導向圖,如“人物關系”版塊,下屬有直接的、間接的關系的,就用樹干連著樹枝,樹枝又分枝丫,人物隸屬關系一目了然。
《水滸傳》著重手繪的是兩個“武狀元”,一位是體制內的狀元,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一位是江湖狀元,打虎英雄武松,他肩背死虎,虎比人大,盡顯英勇本色。
尹靚從人物簡介、主要事跡、性格特點等方面來表現(xiàn)人物形象,一筆一畫皆見心,一筆一畫都見情。她說,她喜歡看書,在七年級的時候就開始讀四大名著,而這個暑假,她的語文老師布置了一項暑假作業(yè),讓學生用思維導圖給四大名著做筆記,這樣不僅方便記憶,還能加深對人物的了解。喜歡畫畫的尹靚在做筆記的過程中,總覺得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在眼前晃動,于是索性拿起彩筆,把晃動的人物定格在筆記上。這樣,一幅畫、幾段文字,人物形象既真又萌,形成了尹靚最有特色的筆記。
同為暑假作業(yè),大多數(shù)學生視為苦役,面目可憎,唯恐躲之無方。而尹靚,除去閱讀名著的時間不算,畫一個人物就需要兩個多小時,有些網(wǎng)上的圖與書上的圖不大一樣,她還要琢磨修改。但因為熱愛閱讀和畫畫,她覺得一切都是快樂的。
當尹靚把這份暑假作業(yè)交給語文老師后,老師喜不自禁,忙在朋友圈里“炫耀”。瞬間,朋友圈炸開了:這是暑假作業(yè)嗎?這是藝術品啊!誰說暑假作業(yè)面目可憎?心中有愛,暑假作業(yè)也精彩!
尹靚打算開學后先把《紅樓夢》讀完,用思維導圖畫金陵十二釵。她還從繪畫中悟出,這世上沒有什么捷徑,有的只是熱愛與堅持,每枚成功的果實背后,都是一點一滴的付出與積累。令尹靚高興的是,她的想法得到了老師和父母的理解。
(選自2018年第11期《知識窗》,本刊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