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毅梅
雄鳥漂亮是為了吸引異性
牛津大學的克里斯托弗·庫尼和同事研究了同一種鳥類雄性和雌性之間的差異。他們發(fā)現(xiàn),在自然界中,一些鳥類兩性差異明顯,下圖中雄性(右)和雌性孔雀之間令人驚訝的差異就是典型例子。長得比較花哨的是雄孔雀,看著比較樸素的是雌孔雀。一般說的孔雀開屏就是雄孔雀吸引雌孔雀的方式。雄孔雀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構(gòu)成,這些覆羽極長,羽尖是虹彩光澤的“眼圈”,周圍繞以藍色及青銅色。每年四五月生殖季節(jié)到來時,雄孔雀便開始求偶表演。它將尾屏下的尾部豎起向前,求偶表演達到高潮時,尾羽顫動,閃爍發(fā)光,并發(fā)出嘩嘩響聲,絢麗奪目。雄孔雀還不停地做出各種優(yōu)美的舞蹈動作。雄孔雀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麗,以此吸引雌孔雀,雌孔雀則根據(jù)雄孔雀羽屏的艷麗程度來選擇交配。由于許多鳥類都有“一夫多妻”的現(xiàn)象,當雄鳥具備了艷麗動人的外表,就有可能贏得更多的“愛侶”。
雄鳥唱歌也是為了吸引異性
鳥類用嗚叫與其他同伴交流。尤其是當鳥類身材小巧,生活在林木茂密的棲息地,高亢的曲子是遠距離交流的有效方式。大多數(shù)鳥類使用特定的呼叫來告訴同伴附近有威脅。蝗鶯(如上圖)長了一身平淡無奇的褐色羽毛,幾乎分不清雄性和雌性,但它們以嘰嘰喳喳的歌聲而聞名。
鳥鳴也是求偶的一種方式,主角幾乎都是雄性。婉轉(zhuǎn)動聽的鳥鳴表明它身體健康,并準備繁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雄性和雌性長相相似的物種中,雄性鳴唱的音符范圍較大、鳴唱的時間也更長。
兩性差異為的是遺傳最好基因
性選擇是一種現(xiàn)象,這意味著一個物種需要通過激烈競爭才能吸引異性交配。這種壓力往往落在雄性身上,雄性要優(yōu)于競爭者才能被雌性選中。自然選擇一直以來被科學家認為是驅(qū)動進化方向的主要因素,也是創(chuàng)造了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適應(yīng)環(huán)境,只有確保最好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為了調(diào)查鳥使用哪種手段吸引異性,克里斯托弗·庫尼和同事研究了518種鳥歌唱的情況,并將其與羽毛的顏色和圖案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了比較。在一部分物種中,雄性和雌性的外表有很大差別,雄性依靠長得帥吸引雌性,而在兩性外表差別小的鳥類中,雄性通常進行“青歌賽”,優(yōu)勝者才能被雌鳥選中,進行交配。這表明性別選擇是動物進化的一個因素。
兩種吸引異性的特長不可兼得
科學家發(fā)現(xiàn),雄鳥可以依賴漂亮的羽毛或動聽的歌聲來吸引雌鳥,但要同時掌握這兩種技能不現(xiàn)實。例如,雄孔雀的美貌是令人驚嘆的,卻是一個不起眼的歌手。這是因為食物、資源和能量有限,所以鳥類通常只進化出其中的一種特長而無法進化出另一種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