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雅
眾所周知,低段兒童的寫話從說開始,說是寫的基礎。但現實情況卻是大部分學生會說但不會寫。說與寫如同兩張皮,較難融合。統(tǒng)編教材文質兼美、插圖精美,可謂是學生手中最美的一本教科書。利用好統(tǒng)編教材,激發(fā)學生說與寫的興趣;在說與寫之間架構起語言訓練的橋梁,降低從說到寫的難度。這對老師而言非常重要。
因此,我以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下冊為例,探索拉近說與寫之間距離的奧秘。
兒童是天生的詩人與“游戲家”,在充滿詩意與愉悅的氛圍中,他們說與寫的興趣會被大大激發(fā)。因此,老師要做的是改變刻板的、一問一答式的對話形式,讓說的形式變得新穎,并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動力。
語文園地八中“推薦一部動畫片”,要求學生“跟大家說說這部動畫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也可以講講最吸引你的人物或故事片段”。與其讓學生站在講臺前介紹,不如改變身份,讓學生以電影導演的身份站到臺前,為自己的新電影進行宣傳。制作一份電影海報,畫上主演、描繪經典情景,吸引臺下的觀眾。
又例如《青蛙賣泥塘》一文中,要求“如果向同學推薦一樣東西,如一本書、一種文具,你會說些什么?”也可以讓學生改變身份,化身為雜貨鋪老板,讓學生為自己的店鋪寫一段廣告詞。為了招攬客戶,學生也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它的腳尖滑過的地方,大塊的草坪,綠了;大朵的野花,紅了;大片的天空,藍了,藍——得——透——明!這就是我家祖?zhèn)鞯纳衿鳌噬U筆,大家趕緊來買?。 保ㄍ其N鉛筆,模仿課文《彩色的夢》)
又如《千人糕》一課中,課后習題要求舉個例子說一說我們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也經過了很多人的勞動。讓學生化身為一件衣服、一支鉛筆、一支粉筆,說一說自己的成長經歷,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學生的當堂展示不僅條理清晰,也富有趣味性。
總而言之,無論是“導演”的海報宣傳還是“雜貨鋪老板”大秀廣告,只要在說的形式上稍加創(chuàng)意改編,學生說與寫的欲望就會被大大激發(fā)。無論是改變學生的角色定位,還是把課堂當成舞臺,把寫話當作創(chuàng)意比拼。以上種種,都是嘗試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將說與寫融合在一起,說中有寫,寫中有說,讓學生在不自覺中完成說與寫的有機結合。
維果茨基說過:“從產生語言功能的心理本質來看,書面語言是完全不同于口頭語言的另一種過程。書面語言是語言的代數學,是有意的、自覺的預言活動中最困難、最復雜的形式。”從口頭語言到書面語言,學生面臨的是一項非常艱難的轉換。因此,如何讓學生說得合乎規(guī)范,降低說與寫的轉換難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我們統(tǒng)編教材中的語言,從詞到句再到篇章段落,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表達范式,在說與寫之間構架起一座語言的橋梁。
(一)說規(guī)范的字詞,用考究的字詞
統(tǒng)編教材的課后習題中有一個非常重要欄目叫“讀一讀,記一記”。這一板塊的內容中,有“蛋糕、雪糕、糕點”這樣的一字多詞;有“兇狠、兇惡”“攻打、進攻”等近義詞辨析;也有“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等動詞準確性的辨析。從字詞積累到字詞辨析,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字詞資源庫。因此,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提供的資源,讓學生在讀與記、理解與運用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遣詞用字的準確性。
(二)說規(guī)范的語句,寫完整的段落
低段孩子的語言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句式不完整,回答問題往往只有半句,說一個長句子經常是“還有……還有……還有……”連續(xù)不斷。而這樣的問題延續(xù)到了寫話中更是漏洞百出。統(tǒng)編教材中的文章語言優(yōu)美,句式簡練,為我們的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提供了非常好的學習范本。
《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課 ,三字經的句式朗朗上口,學生便于模仿。在課堂上,學生模仿課文三字經的形式,當堂自編兒歌:
春節(jié)到,人歡笑, ? ? ? ? ? ? ? ? 元宵節(jié),看花燈,
穿新衣,拜大年。 ? ? ? ? ? ? ? ? 吃湯圓,肚兒圓。
貼窗花,放鞭炮, ? ? ? ? ? ? ? ? 猴子燈,兔子燈,
拿紅包,樂哈哈! ? ? ? ? ? ? ? ? 大街小巷人如潮。
又如《找春天》一課后,要求學生“仿照第4-7自然段或者第8自然段說一說,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開滿鮮花的小路》要求仿照例句:門前開著一大片五顏六色的鮮花。寫一寫:房子旁邊 ? ? ? ? ? ? ? ? ? ?!恫噬膲簟芬笤囍抡盏?小節(jié)或第3小節(jié),把想畫的內容用幾句話寫下來。
這樣的課后練習在統(tǒng)編教材中非常多。
教材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多的便于學生模仿和學習的句式與段落,在細細研讀這些句段的過程中,其實也為孩子們的說與寫提供了方向和訓練點。在課堂中,因為有了這樣完整的、便于模仿的句段,學生的說就變得更符合規(guī)范。從規(guī)范地說到規(guī)范地寫,因為有了句式與段落的支撐,就變得水到渠成。如以下兩個段落,第一段是學生模仿課文《彩色的夢》口頭陳述的,第二段則是回家后孩子自行創(chuàng)作的。
在無邊無際的宇宙里,
星球們手拉手,
請?zhí)柫粝鹿饷ⅰ?/p>
流星劃過大片的天空,
又快——又明亮!
在一望無際的沙漠里,
沙子手拉著手,
請綠洲留下生命。
沙子的頭頂,
留一株墨綠的仙人掌,
又高——又綠!
低年級的孩子因為年齡較小,生活體驗也相對較少。因此,要讓學生言之有物,就要想辦法讓孩子們留心生活,用心感受周圍的一切,不斷豐富生命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的說與寫,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
(一)留心大自然中的世界
如果說統(tǒng)編教材是孩子們手中最美的一本教科書,那么廣闊的天地自然則是最美的一本無字之書。一花一木一世界。大自然充滿了奇妙,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在廣闊的生活中引導孩子們去追問世界的樣子,去觀察風、雨、雷、電的不同形態(tài)。讓孩子們知道世界是多姿多彩、富有變化的。這樣,他們口中的世界、筆下的世界才會富有色彩與變化。
對于大自然,孩子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當他們寫下心中的疑惑,將疑問制成卡片,就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獨有的思量。
我總有很多個為什么。
為什么,太陽掛在藍天上?
小草小花說:“為了叫我做早操。”
為什么,月亮爬上柳梢頭?
貓頭鷹先生說:“為了給我打燈籠。”
為什么,星星亮在黑夜中?
天空說:“為了讓我有朋友?!?/p>
夜晚的時候,我望著夜空。
為什么夜空有這么多星星?
我想起來老師說:
“因為世界是無限大的?!?/p>
為什么人類總是向往去太空?
噢,我明白了,
原來,人們總是要追夢。
豎起耳朵,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他們即能說出:
大風說話,呼呼,呼呼。
鈴鐺說話,叮叮,叮叮。
布谷鳥說話,布谷,布谷。
麻雀說話,嘰嘰,喳喳。
也能寫出:
春天到了,風呼呼地吹著,樹葉沙沙地響,小鳥嘰嘰喳喳地唱。
夏天到了,河水嘩嘩地流,雷公轟隆隆地敲,小朋友稀里嘩啦地吃冰淇淋。
秋天到了,小雨淅瀝瀝地下,果子咕咚咕咚地掉進河里。
冬天到了,小蛇呼嚕呼嚕地睡覺,小朋友們打雪仗“啪——啪——”
(二)留心自己身邊的世界
在每周一次的“今天,我有話說”欄目中,每周確定一個主題,引導孩子們關注自己在學校里遇到的的人或事,并將自己的生活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和寫話融合。例如“猜猜他是誰”(結合寫話《我的朋友》),“穿越到二十年后看自己”(結合口語交際《長大以后做什么》),“誰家萌寵最可愛”(結合寫話《寫一寫自己最想養(yǎng)的動物》),“我最憤怒的事”“我最悲傷的事”……諸如此類。給孩子一個交流的契機與場合,讓孩子們留意到稀松平常的生活中,也有那么多值得去贊賞、去交流的事情。而各種人和事也成了孩子們說與寫的源泉。
有的孩子猜猜最美的她:班里的她清秀可愛,長長的頭發(fā),萌萌噠!紅彤彤的臉蛋上鑲嵌著一雙水晶般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笑起來很嬌羞。我覺得可以用很多形容詞形容她,比如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美若天仙等。她必定是未來的班花。
有的孩子為自家的萌寵代言:我家小胖的眼睛就像兩顆小彈珠,一閃一閃的,漂亮極了。冬天,小腳丫走到雪地上,印出漂亮的圖案就像一朵朵梅花。
除了對教材與生活本身進行挖掘外,為了更好地保護孩子們說與寫的熱情,我有如下策略:
1.利用現代技術,實現說與寫的當堂轉化
很多時候,我們會遺憾學生在課堂上的金句如同曇花一現,轉瞬即逝。為此,我利用投屏技術,加上訊飛等語音轉化軟件,讓孩子們的語言變成文字展示在大屏幕上,這樣,孩子們的精彩語言就被記錄下來??粗约旱目陬^語言被當場轉化為文字,那樣的奇妙體驗是不言而喻的。
2.互動平臺,實現說與寫的華麗展示
在班級QQ群、荔枝電臺、微信朋友圈等互動平臺上,孩子們既可以將自己精心準備的文字稿在平臺上播報,也可以用三言兩語抒發(fā)自己的所思所想。學生說與寫的成果,都有自己展示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