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婭 項朋志 高敏
摘要:目的 研究傣藥嘿蓋貫不同提取物(水提物、醇提物)對小鼠耳廓腫脹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急性炎癥動物模型,評價傣藥嘿蓋貫提取物的抗炎效果。結果 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嘿蓋貫水提物高劑量組、水提物低劑量組、醇提物高劑量組的腫脹度具有極顯著差異(P<0.01),醇提物低劑量組差異顯著(P<0.05)。與陽性對照組比較,嘿蓋貫水提物高劑量組、醇提物高劑量組的腫脹抑制率相近。結論 說明傣藥嘿蓋貫水提物、醇提物具有明顯的抑制炎癥的作用。
關鍵詞:傣藥;嘿蓋貫;二甲苯;抗炎
中圖分類號:R29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7-0067-02
傣藥嘿蓋貫(傣語)為西雙版納傣醫(yī)常用藥材,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南部至東南部,被《云南省中藥材標準2005年版(第三冊·傣族藥)》[1]收載,味微苦,涼,具有消炎利尿,清熱排石之功效,臨床常被用于急慢性腎炎、腎盂炎、膀胱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統(tǒng)結石、前列腺炎等引起的水腫、小便熱澀疼痛、脘腹痙攣劇痛、風濕骨痛、產后體虛、食欲不振的治療,也被用于治療產后消瘦,惡露不盡等的治療[2];伍睿等[3]從中分離鑒定了木栓酮、無羈萜-3β-醇、廿二烷酸甲酯、10-廿九烷醇、豆甾醇和 daphnetin-8-glucopyranoside等成分,文獻報道:木栓酮、無羈萜-3β-醇均有抗炎作用,兩者在該植物中的含量較大,說明該植物用于治療炎癥有一定根據(jù);本文將在文獻及臨床使用的基礎上,對嘿蓋貫的不同提取物進行小鼠耳廓腫脹抑制作用研究,為其臨床應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實驗依據(jù)。
1 材料
1.1 實驗動物 昆明種小鼠60只,SPF級,體重18~22 g,雌雄各半。購自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有限公司,生產許可在證號:SCXK(湘)2011-0003。
1.2 藥物與試劑 傣藥嘿蓋貫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由課題組提供);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41021255,遂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二甲苯(批號:20160504,天津市風船化學試劑科技有限公司);無水乙醇(天津市風船化學試劑科技有限公司)。
1.3 實驗環(huán)境及耗材 云南省中醫(yī)中藥研究院IVC獨立送風系統(tǒng),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滇)2013-0006,溫度20~26℃,濕度40~60%。
輻照鼠用滅菌飼料,由蘇州雙獅實驗動物飼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蘇飼審(2009)05032。
飲用水,珍茗山泉水符合GB2762-2012、GB19298-2003的要求,昆明珍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2 方法
2.1 實驗動物分組及給藥方案 取昆明種小鼠60只,SPF級,體重18~22 g,雌雄各半。適應性喂養(yǎng)3天后,試驗前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根據(jù)體重和性別隨機分為模型對照組、陽性對照組、嘿蓋貫醇提物高劑量組(25.0 g生藥/kg)、嘿蓋貫醇提物低劑量組(12.5 g生藥/kg)、嘿蓋貫水提物高劑量組(25.0 g生藥/kg)、嘿蓋貫水提物低劑量組(12.5 g生藥/kg),每組10只,雌雄各半。以上各組連續(xù)灌胃14 d,除模型對照組、陽性對照組每天灌胃飲用水外,其余各給藥組分別灌胃相應藥物,給藥體積為20 mL/kg。陽性對照組在第14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 mg/kg。
2.2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急性炎癥模型建立及抗炎指標的測定 末次給藥30 min后,在各組小鼠的右耳兩側涂抹二甲苯 50 uL/只,為致急性炎癥耳,左耳不作任何處理為非致炎耳。30 min后將動物處死,沿小鼠耳廓剪下兩耳,用直徑8 mm的打孔器分別鑿出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的耳片,用電子天平稱重,計算腫脹度及腫脹抑制率[4、5],分析并比較組間差異。
3 結果與分析
將各給藥組與模型對照組、陽性對照組比較,對其小鼠耳廓腫脹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嘿蓋貫水提物高劑量組、水提物低劑量組、醇提物高劑量組的腫脹度具有極顯著差異(P<0.01),醇提物低劑量組差異顯著(P<0.05)。與陽性對照組比較,嘿蓋貫水提物高劑量組、醇提物高劑量組的腫脹抑制率相近,結果見表1。
綜上實驗數(shù)據(jù),水提物高劑量、醇提物高劑量的腫脹抑制率接近陽性對照組藥物地塞米松,說明傣藥嘿蓋貫水提物、醇提物具有較強抗炎作用。
參考文獻:
[1]云南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云南省中藥材標準(第三冊·傣族藥)[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2]林艷芳,依專,趙映紅.中國傣醫(yī)藥彩色圖譜[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540.
[3]伍睿,葉其,陳能煜,等.倒心盾翅藤的化學成分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2001,13(1):14-16.
[4]徐叔云,卞如濂,陳修.藥理實驗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1.
[5]黃利權,伍義行.火絨草的抗炎活性研究[J].中國醫(yī)學雜志,2004,10-12.
[6][德]H.G.沃格爾,[美]W.H.沃格爾編著:杜冠華,李學軍,張永祥,等譯.藥理學實驗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