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回顧
近期,北部戰(zhàn)區(qū)某驅逐艦支隊官兵在旅順某軍港整齊列隊,為4艘國產051型導彈驅逐艦舉行了退役儀式。051型驅逐艦在役期間,捍衛(wèi)了祖國的領海安全,在人民海軍水面戰(zhàn)斗艦艇的發(fā)展史上發(fā)揮了重要的承上啟下作用,見證著人民海軍的發(fā)展航跡。
更新?lián)Q代,滿足需求
上世紀50年代初,人民海軍的水面戰(zhàn)斗艦艇都是一些小噸位的老舊艦艇和起義艦艇。黨和政府決定從蘇聯(lián)訂購4艘即將退役的蘇制07型驅逐艦。這4艘驅逐艦被稱為“四大金剛”,后期還加裝了反艦導彈,長期是人民海軍的主要水面戰(zhàn)斗艦艇。然而,07型艦內空間狹小、居住性差,無法滿足遠洋任務需求,而且當時洲際彈道導彈全程試驗飛行任務,也需要擁有一批能夠為航天遠洋測量船編隊提供海上護衛(wèi)的國產導彈驅逐艦,因此,第一代國產導彈驅逐艦的研制建造被提上了日程。
上世紀60年代中期,第一代國產導彈驅逐艦——051型導彈驅逐艦正式立項。該型導彈驅逐艦是在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導彈驅逐艦,也是亞洲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首型自研自造的導彈驅逐艦。
后續(xù)改進,不斷完善
051D型(D代表定型)是051型驅逐艦正式定型并開始批量建造的第二批次艦。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自051D型首艦西寧艦起,針對051基本型開展了相關改進工作。051D型中最晚建成的桂林艦在建造中還加裝空調設施,改善了艦員生活條件。
為配合1980年進行的洲際導彈飛行試驗遠洋測量任務,海軍決定研制051Z型指揮艦(Z代表指揮)。指揮艦主要是增強編隊通信和指揮能力,還要解決油水補給設備改裝問題。
1987年,051型艦首艦濟南艦,在主甲板之上加裝一層甲板,其上安裝一座可容納兩架直-9反潛直升機的機庫,以及配套的直升機起降平臺。這一改進,不僅大大加強了該艦的反潛能力,改變了以往只能依靠深水炸彈和火箭深彈進行反潛的限制,還為人民海軍發(fā)展艦載直升機部隊、航空反潛等積累了經驗,培養(yǎng)了人才。
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對051型驅逐艦進行改進的051G型,總體作戰(zhàn)效能比051D型有大幅度提升。051G型的最大特點,提高了近程防空能力。
瑕不掩瑜,承上啟下
客觀來說,由于051型的設計參考對象是蘇聯(lián)的56型驅逐艦,缺乏有效的防空、反潛火力。但它仍然是人民海軍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一型水面戰(zhàn)斗艦艇。該級艦結束了人民海軍使用國外廢舊落后艦艇的局面,為我國研制、建造、改進、使用大型水面戰(zhàn)斗艦艇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證明中國已經有實力研制建造大型水面戰(zhàn)斗艦艇,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役期間,051型驅逐艦不僅完成了為航天遠洋測量編隊護航等重大軍事任務,也有效捍衛(wèi)了我國的海疆安全。在新型艦艇不斷裝備部隊的情況下,051型驅逐艦陸續(xù)退出現役,但它們在人民海軍發(fā)展史上留下的印記是不可磨滅的。(來源:《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