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浮沉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黑中產(chǎn)階級的段子,說的是“他們健身,喝黑咖啡和氣泡水,吃有機(jī)蔬菜,熱愛牛油果和秋葵”。從中可以看出,健康蔬菜中,秋葵妥妥地位居一線咖位。說來也怪,秋葵這個黏糊糊、滑溜溜的植物,怎么就莫名其妙成了網(wǎng)紅?
《笑傲江湖》里有一本魔性十足的武功秘籍,也說得上是金庸世界中第一狠辣武功——《葵花寶典》。據(jù)金大俠說,寶典為前朝太監(jiān)所作,欲練神功,必先自宮。自宮不自宮的我們別管,看電影仔細(xì)的人會發(fā)現(xiàn),道具老師很認(rèn)真,在《葵花寶典》的“扉頁”上畫了兩朵向日葵。
然而真相只有一個——有達(dá)人推算,《笑傲江湖》里的故事應(yīng)該發(fā)生在明代中期,那前朝太監(jiān)最少也是元朝的,那個時候,向日葵還沒傳到我國呢。
也許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因為杜甫老師有一句詩:“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說的就是葵跟著太陽轉(zhuǎn)這件事。這不說明唐朝就有向日葵了嗎?
對此,杜甫老師表示反對。他說的“葵”并不是向日葵??侵袊钤绲脑耘嗍卟?,現(xiàn)在的中文名叫“冬葵”,就是南方人民仍然在吃的“冬寒菜”。
葵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周時期,在《左傳》《詩經(jīng)》中便有記述。明代學(xué)者文震亨所著《長物志》中對葵有詳細(xì)記述,認(rèn)為“葵花種類莫定,初夏,花繁葉茂,最為可觀。一曰:‘戎葵’,奇態(tài)百出,宜種曠處;一曰:‘錦葵’,其小如錢,文采可玩,宜種階除;一曰:‘向日’,別名‘西番葵’,最惡。秋時一種,葉如龍爪,花做鵝黃者,名‘秋葵’,最佳”。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對葵也有記述,“黃葵二月下種,宿子在土自生,至夏始長,葉大如蓖麻葉,深綠色,葉有五尖,如人爪形,旁有小尖,六月開花,大如碗,鵝黃色,紫心六瓣而側(cè)。”
《本草綱目》還說,葵有兩種——冬天的是冬葵,秋天的叫秋葵。
事實上,《本草綱目》里的秋葵不是我們今天吃的秋葵,而是錦葵科秋葵屬的黃葵——古人給植物起名比較省事兒嘛。除了這些葵,古書中還有鳧葵、楚葵、堇葵、地葵、蜀葵、菟葵……嗯,漢字真是博大精深……
他們省事兒了,我們可費事兒了。我們現(xiàn)在吃的秋葵,中文正名叫做“咖啡黃葵”,是上世紀(jì)才傳入我國的,別說李時珍,就連李蓮英都沒趕上。
咖啡黃葵,學(xué)名Abelmoschusesculentus,食用部位為幼嫩果實,筒狀尖塔形,產(chǎn)自華中及其他部分省區(qū)。
雖說秋葵傳入我國大概有60年了,但進(jìn)入大家視野不過是最近十年的事情,而“幕后推手”正是2008年的奧運會。當(dāng)外國運動員在奧運村吃秋葵的鏡頭上了電視的時候,很多人驚詫地發(fā)現(xiàn)——他們吃的這玩意兒我怎么沒見過?
于是,外國人民司空見慣的秋葵在中國一炮走紅。外國友人吃的,又是運動員吃的,當(dāng)然是營養(yǎng)豐富又健康!于是秋葵一下子成為了大家關(guān)注的新興蔬菜。
后來的事情就更司空見慣了。不知道是因為誤傳《本草綱目》里的“補腎說”還是有人故意炒作,秋葵又成了“壯陽”的寶貝,這一來,想不紅都不行了。
秋葵最大的特點就是——沒多大營養(yǎng)。不管是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甚至維生素,含量都比較低,還不如一些常見蔬菜。但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包括果皮的纖維和多糖為主的黏液,這些成分對于飽腹感是有好處的。
所以,秋葵能讓人覺得飽但又不添加什么能量。作為減肥蔬菜,它是個好選擇,營養(yǎng)不高倒成了優(yōu)點。
至于秋葵壯陽……實在不知道這是哪兒來的說法。雖然秋葵的咖啡因含量在蔬菜中比較顯眼,但我們吃的都是年輕的秋葵,咖啡因含量比起咖啡還是低很多,不能作為“興奮”的借口。
那等它老一點再吃是不是就能“興奮”了呢?哦,你一定是沒吃過老的秋葵。錦葵科可是纖維王國,想想秋葵的親戚棉花、黃麻(編麻袋的),你就能腦補出嚼老秋葵的口感了,味同嚼鞋墊。
秋葵還被很多人傳為“降糖高手”。秋葵中富含膳食纖維和果膠,能夠延長食物在胃腸內(nèi)停留的時間,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延緩血糖的上升,這對高血糖患者確實有益,但不能據(jù)此說秋葵可以治糖尿病,更不能說它可以代替胰島素。
雖說秋葵營養(yǎng)不高,但是人家的星星造型很棒,并且也很好吃啊。在西方,秋葵有個英文別稱叫“l(fā)adyfinger”——美女指。我們形容美女叫藕臂蔥指,看來手指多少得沾點兒綠。
在秋葵的老家非洲埃塞俄比亞,它主要用于腌漬和水煮。鑒于非洲的飲食文化和烹飪水平,我們就不去多說了。
秋葵最風(fēng)光的舞臺是印度——印度人對秋葵的愛僅次于咖喱。而他們熱愛的方式也很有特點,就是把秋葵做成咖喱秋葵。秋葵清淡脆嫩,本身沒什么味道??о兜罎庵兀叽钆浯_實是色香味都合適。也有人會把秋葵做成“薯條”,先把秋葵洗干凈,用布把秋葵表面的水分擦干,然后用刀切開,把里面的籽取出來。去了籽的秋葵切成細(xì)絲,再撒上孜然粉、鹽、辣椒粉等調(diào)料,攪拌均勻之后,撒上玉米粉,均勻地裹在秋葵絲上面,然后放到油鍋里,炸成金黃色,等外表的面粉都酥脆之后,撈出來瀝干。賣相看起來還真不錯,感覺就是印度版的炸“薯條”。
東南亞人也是秋葵重度愛好者,而且大多也是和咖喱同吃。在歐美,人們發(fā)揚了秋葵的黏稠口感,用來做湯。這就相當(dāng)于給湯勾了個天然的芡汁。日本人喜歡做秋葵天婦羅,外焦里嫩,鮮甜可口。咱們則發(fā)揮了秋葵脆嫩的特點,白灼蘸醬或者淋汁,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口感。
今天,咱們來做一個秋葵蒸水蛋。
秋葵蒸水蛋
原料:
秋葵、雞蛋、鹽。
步驟:
1.秋葵洗凈切片。
2.雞蛋打散后加適量鹽。
3.雞蛋大火蒸5分鐘,待表面略微凝結(jié)后,撒入秋葵片。
4.再蒸5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