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顯云(中)與街村干部一起謀劃光伏發(fā)電項目
“不敢啃硬骨頭的干部不算好干部,想做事就要不怕得罪人?!边@是我常激勵街道干部的一句話。我之前長期在公安戰(zhàn)線工作,所以性格比較果敢剛毅,現(xiàn)在作為街道“掌舵人”,我更要親力親為、敢于攻堅破難,以好的作風影響身邊的干部們。
莊前三期安置小區(qū)項目涉及4個自然村186戶村民,以及31畝拆舊土地復墾及12幢新樓房建設,因老村土地復墾、整村搬遷人頭費政策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拖了5年多無法動工。
2016年8月,我剛調任街道黨工委書記,就面臨政策即將調整、項目工程嚴重滯后、干部畏難情緒明顯、群體性上訪一觸即發(fā)的難題。此時,街道及部門干部都勸我,這個項目數(shù)屆都做不下來,責任又不在我,能繞就繞了,千萬別把自己給搭進去了。但我認為,安置小區(qū)建不起來,受損最大的是老百姓。為此,我主動擔任攻堅組長,建立“項目一線指揮部”一線辦公,并將涉及的任務定量到組、定責到人。在我統(tǒng)籌協(xié)調之下,項目涉及的難題迎刃而解,僅用時1年便建起了新房。
新房建好后,如何公正公平分房又成為繞不過去的難題。此時,個別農戶為個人私利提出無理要求,我斷然拒絕。在無理訴求被否決后,該農戶采用恐嚇、跟蹤等不正當手段威脅。但我不為所懼,最終讓別有用心者陰謀無法得逞。在我及街道干部們的共同努力下,農戶成功分到住房并住進新家。莊前村民周巖娟碰見我時非常激動地說,這么多年“望樓興嘆”,如今總算是“美夢成真”了。
任浮云街道黨工委書記的3年時間,我?guī)ьI街道干部先后破解了大慶寺東側A區(qū)塊35畝土地征遷、云章安置小區(qū)、老百貨商場等12個項目歷史遺留難題,實現(xiàn)街道項目歷史遺留難題首度“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