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暈了?可能是憋太久!】人在排尿的時候或者排尿結束時,可能會突然發(fā)生暈厥,意識短暫消失,倒地不起,在醫(yī)學上被稱為“排尿性暈厥”。長時間習慣性憋尿,就有可能導致“尿暈”。常常發(fā)生在半夜起床上廁所、午睡起來解手、早晨起來排尿的時候或者快要結束的時候。
【4件事打造完美午睡】1.午飯后不宜立即睡覺,最好間隔20分鐘左右。2.不要趴在桌子上睡,否則容易壓迫神經(jīng)和血管。3.最好找個能夠平躺下來的地方,在身上蓋些東西,踏踏實實地睡一覺。4.如果一時不能入睡,也要把眼睛閉上,將精力集中到呼吸上,放緩呼吸節(jié)奏,可以幫助盡快入睡。
【蚊子能聽到10米外的聲音】蚊子的聽力比人們預料中的更厲害。美國研究人員在蚊子大腦中安裝電極以記錄其神經(jīng)反應,然后讓10米外的揚聲器發(fā)出人說話的聲音。結果顯示,蚊子觸角上的微小毛發(fā)接收到了空氣粒子在某些頻率下振動的聲音。這為開發(fā)高度敏感的助聽器提供了新的思路。
【多吃甜零食老得快】以色列科研人員在老鼠身上實驗后發(fā)現(xiàn),那些吃甜零食過多者可能衰老得較快。研究人員給老鼠喂食果糖,每公斤體重每天喂食12.5克,連續(xù)喂食一年,結果發(fā)現(xiàn)老鼠的皮層和骨骼都出現(xiàn)某些變化。動物的骨骼、軟骨等都包含一種名為膠原的纖維蛋白質,它的功能主要是把身體的許多器官和組織“粘”在一塊,而人在年老后由于喪失膠原會使得皮膚松弛并發(fā)生褶皺,該過程就叫做“交叉-連接”。研究人員認為,如果甜食吃得過多,會攝入過多的果糖,進而發(fā)生“交叉-連接”,導致衰老。
【喝水防暈】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專家發(fā)現(xiàn),適量飲水可顯著緩解因腦部缺血而引起的頭暈,從而抑制暈倒的發(fā)生。人在精神過度緊張、直立過久等情況下可能會發(fā)生腦部缺血,引起供氧不足,導致暈倒。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專家在研究這種現(xiàn)象時,將志愿者分成兩組。實驗開始前5分鐘,其中一組人員每人喝下473毫升水,另一組則不飲水。之后,兩組人員被分別放置在與地面呈60度夾角的平板床上。約45分鐘后,志愿者的血壓會不同程度地降低。當這些人的血壓、心率下降至臨界值,或志愿者發(fā)生暈眩時,實驗停止。
多次實驗結果顯示,喝水能提高血壓。與不飲水時相比,飲水后志愿者能忍受住頭部暈眩的平均時間要長26%。
【洞察皮膚癌】德國科學家最近發(fā)明了一種皮膚癌早期檢查法。這種方法利用激光掃描技術和內窺鏡觀察技術,能夠深入“洞察”皮膚深層細胞的狀況,從而大大提高了治愈皮膚癌的希望。據(jù)研究人員卡斯騰·柯尼希介紹,他們首先是通過小功率的激光光束對病人皮膚進行掃描,然后借助內窺鏡技術對皮膚組織進行仔細觀察,以發(fā)現(xiàn)腫瘤細胞??履嵯Uf,研究人員是借助皮膚組織自己發(fā)出的熒光來進行觀察的。皮膚色素的某些異常情況可能會導致皮膚癌變。
柯尼希解釋說,這種方法能使激光光束深入皮膚組織內部,因此可以進一步觀察到皮膚組織細胞的內部。
【找到肥胖基因】法國和英國的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種變異基因——GAD2。該基因能刺激人的食欲和人體內胰島素的生成,引發(fā)肥胖癥。
在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和巴斯德研究院的菲利浦·富羅蓋爾教授領導下,科研小組通過對575名法國肥胖癥患者和646名正常人進行對比研究,在人類第10號染色體上找到了引發(fā)肥胖癥的突變基因GAD2。研究人員表示,肥胖癥患者體內的GAD2要比普通人活躍6倍。該基因在一種酶的作用下,能加速伽馬氨丁酸(GABA)的生成,而伽馬氨丁酸能刺激大腦下丘腦使人產(chǎn)生食欲。
富羅蓋爾教授強調:“GAD2的發(fā)現(xiàn),不僅能解釋全球肥胖癥患者迅速增加的原因,而且對預防和治療肥胖癥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電腦讓你暴怒】由著名網(wǎng)絡安全公司賽門鐵克宣布的調查結果表明,電腦正在慢慢侵蝕人們的身心健康:電腦出現(xiàn)的問題,很容易導致人們怒發(fā)沖冠,變得易怒和情緒過于激動。這樣就容易造成各種不適的心理或者生理現(xiàn)象出現(xiàn)。
賽門鐵克表示,1/3的電腦用戶情緒會明顯受到自己電腦問題的影響,而1/4的電腦用戶會因為得處理太多電子郵件,或者自己郵箱里太多騙人郵件與廣告垃圾郵件而發(fā)狂。而其中近40%的人們會直接對他們的電腦怒吼或者咒罵來發(fā)泄,當然有時他們的同事也會被無辜殃及,成為發(fā)怒者的發(fā)泄對象。
【大豆改善腎功能】最近公布的一項科學研究結果表明,常吃含有大豆蛋白的食物,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減少因糖尿病而并發(fā)的腎病危險。科學家們對一組患有腎病并發(fā)癥的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在頭7周內,受試者所食用的蛋白中有70%來自動物,剩下的來自蔬菜。間隔4周后,受試者的食用蛋白結構轉向35%的大豆蛋白、30%的動物蛋白和30%的蔬菜蛋白。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患者在大量食用大豆蛋白后,體內膽固醇總量以及“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開始下降。同時,腎功能出現(xiàn)改善的跡象。研究人員解釋說,用大豆蛋白部分替代動物蛋白有利于患者減少攝入動物蛋白中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同時大豆蛋白中含有的異黃酮和植物雌激素對腎功能均有調節(jié)作用。
【要想健身,“日行一萬步”已經(jīng)不夠了?】日行一萬步的健身理念一直頗有爭議,有人說太多。不過據(jù)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最新研究顯示,要想真正達到健身目的,一萬步不夠,必須每天快步走1.5萬步。美國杜克大學教授波茲曼表示,對坦桑尼亞大草原上的狩獵采集部落人群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最優(yōu)運動量應該是堅持鍛煉2.5小時,或者快步走1.5萬步。波茲曼補充稱:“該狩獵群體因為活動量大,擁有地球上最健康的心臟,一直到老年都精力旺盛?!?/p>
此外,一項針對英國格拉斯哥郵遞員開展的調查顯示,每天走1.5萬步以上的郵遞員心臟和代謝狀態(tài)最佳,能達到和狩獵采集部落人群近乎相同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