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遵義雜志社全媒體記者 何玉梅
采訪“第十屆全國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趙繼遠,走進他的生活,傾聽他的故事,讓人感慨良多。
趙繼遠是正安縣新洲鎮(zhèn)人,是一名復員軍人,2006年3月29日,原本一個平凡的日子,因為解救兩名被搶劫的婦女,遭到6名歹徒瘋狂報復,身中數(shù)十刀,造成身體殘疾。
在遵醫(yī)附院搶救室里躺了8個多小時,總算撿回了一條命。搶救室外面,白發(fā)蒼蒼的老父親、妻子和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哭成一團,因為他們不知道他是否還能活著走出來,也不知道家庭即將面臨什么樣的變故。
躺在醫(yī)院的前幾天,對趙繼遠來說,真的是一種煎熬,全身到處都是傷口,身上的傷全發(fā)了,像針扎般疼痛,尤其是后背上,橫七豎八地挨了好多刀,密密麻麻全是縫合的傷口,躺在床上就像刀割一樣疼痛難忍。他說,沒經歷過那種撕心裂肺的傷痛,真的體會不到什么叫生不如死。如果說皮肉之痛還能忍受,那心里的痛卻是他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他說自己不后悔當初救人的行為。在光天化日、大庭廣眾之下,幾名歹徒公然無視一切,大搖大擺、那么猖狂地實施搶劫,在受到被劫者的抵抗后,還要打人硬搶,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勢??吹接腥藖硎┚龋坏缓ε?,還敢負隅頑抗,這和殺人越貨有什么區(qū)別?是可忍,孰不可忍?但令他心寒的是,當歹徒倒回來瘋狂砍殺他時,周圍那么多圍觀的人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說,哪怕是遞給他一根棍子,他也不至于遭受如此凌虐。那一刻,他感覺很無助、很孤獨,很難過!
是的,平時經常聽大家感嘆 “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可真遇到事時,我們許多人選擇的仍舊是逃避,生怕惹禍上身。如果我們每個人在大是大非面前選擇的都是沉默,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表現(xiàn)出來的都是冷漠,你還指望社會風氣會好轉么?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平安、和諧的社會里,但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我們每一個個體都做到“人人都獻出一點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才能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大環(huán)境,感受愛與溫暖!
從醫(yī)院出來后的頭幾年,他一直在家養(yǎng)病,父親年紀大了,兩個孩子正在上學,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就靠妻子每天推車上街賣早餐來維持,家庭經濟十分困難。2008年春節(jié),時任貴州省政法委副書記、省綜治辦主任林連華來家里慰問他,看到家里還都沒準備年貨,揭開鍋看,一點肉都沒有,他說:我代表省委、省政府來看望你,感謝你對維護社會正義作出的貢獻,過年了,黨和政府沒有忘記你,給你送慰問金來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兩個孩子又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要把生活安排好,有什么困難及時反映,相信組織上一定會幫你解決的。因著那句溫暖的話,讓這位七尺男兒淚流滿面。
2014年1月31日,正值農歷大年初一,趙繼遠陪貴州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副主任肖讀金去看望見義勇英雄王成剛的家屬,在回來的路上,看到高橋鎮(zhèn)十字坡村的森林起火了,那天天氣很好,氣溫較高,加之風力很大,火勢躥得很快。他們一行趕忙下車,立即報警,并和當?shù)卮迕褚黄鹕仙綔缁稹T谙狸爢T沒來之前,指揮大伙砍出一條隔離帶,防止火勢蔓延。消防人員趕來后,大家齊心協(xié)力,很快撲滅了這場因村民上墳引起的山火。撲完火,他們就走了。事情大概過去一個多月,有一天,他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說他們找了很久,只為感謝那天幫助他們滅火。他說自己是個粗線條的大男人,但那一刻,有一絲感動從他心上劃過。一個原本舉手之勞、微不足道的小事,讓心和心之間的距離一下拉得那么近。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在見義勇為這個群體中,絕大多數(shù)是草根,生活在社會底層。好像在人們的認知中,或是習慣上也認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應該就是他們了,所以當媒體報道大學生因救被淹老人不幸去世的消息時,還引發(fā)了公眾大討論到底值不值的問題。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為了確保見義勇為英雄“傷身不傷心,流血不流淚”,《貴州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從2014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從法律層面對見義勇為人員進行獎勵和保護。
值得幸慶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從國家層面到各級地方政府,社會各界都越來越關注見義勇為事業(yè),對見義勇為群體的幫助、扶持無微不至,讓人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