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生活在今天,不善捏針也不會提線的女子,在這樣一個明麗如洗、光滑如緞的早晨,突然有一種無比強烈的、不可遏制的、渴望親手縫制出一件衣服的沖動。
先說衣服的質(zhì)地吧。衣服的質(zhì)地一定是用最自然、最環(huán)保、最適合人類皮膚碰觸的原料紡織而成。
接下來呢?最初我是想要三宅一生的款式設(shè)計,請住在巴黎的最手巧的裁縫縫制??梢苍S這會使整個事情變得沒有意義,所以,我決計親手裁剪,親手縫制。
讓我再告訴你衣服的顏色:玫瑰灰。
至于成衣過程的漫長就不必講了,也許一年,兩年,也許更久遠些的時間??傊?,一個女子,在她一年,兩年,甚至更為漫長的青春歲月里,因為縫制這樣的一件衣服而長久地俯下她明凈的額,她也因此忽略了春花和秋月,可她一點都不覺得遺憾,反倒因為能把春花和秋月縫進一針一線,而體會著日子的靜好。一針一線,一針一線,把蜂飛蝶繞,把日升月落都縫進她的針線里。她偶爾抬起因為長久俯視而有點蒼白的臉,這時,如果你恰巧打量她,你會看到她眸子里那無所視又裝滿了整個世界的安詳。
衣服在一個早上,或者深夜完工了。 接下來就是漂洗。用被百草千花的花、葉、根過濾過的,匯聚在青石間的泉水洗。隨后衣服會在晨光中被風吹干。在暮靄中被風吹干。在滿月的清輝里被風吹干。然后,衣服走上了郵路。
衣服在某一天清晨到達了它的目的地——郵遞員敲開了一扇門。郵遞員說,先生,您的郵件!請在這里簽上您的名字。那個被喚作先生的人看上去跟郵遞員很熟,他們的傳遞過程充滿了和諧與默契。
他們果真是熟識的。先生每天都要收到這個郵遞員送上門來的東西:稿費單。樣書。編輯部轉(zhuǎn)來的熱心讀者的信。有時候,他還會收到一些可愛的小禮物,比如一只夸張的卡通筆,一雙印有好看圖案的襪子什么的。還有一次,他竟然收到了一個女孩兒寄來的一只發(fā)卡子,因為一個記者采訪他的文字里說他那段日子頭發(fā)掉得厲害,為了讓頭發(fā)顯得豐茂他就將頭發(fā)留得很長,收拾得很整齊什么的。于是他就收到了那只發(fā)卡子。收到就收到吧,他把卡子別在頭發(fā)上,再有記者去訪問時也不拿下,被記者拍了照片登出來,報社老總夸獎那記者:善于抓細節(jié),拍了一張“與眾不同的”照片,于是記者還得到了獎金呢。
還是說眼前的這一件郵件吧。
先生打開了包裝盒子。他先看見了一個好看的綁著帶子的紙袋。他解開了帶子,一股混合了太陽、月亮、泉水、花草的香氣讓他心生感動。他從暴露在袋子邊上的領(lǐng)子判斷那是一件衣服,盡管這衣服的款式有點特別。
現(xiàn)在來說衣服的款式吧:是腰上松松地打一個結(jié)就能自在地穿在身上的那種簡潔樣式。領(lǐng)襟、袖口、口袋和腰帶上有同色的繡花。按照準確的說法,我們該稱之為“袍”。
非常自然的,想都沒有想的,先生試穿了那件袍子。真是增一分肥,減一分瘦,合適極了。他想,是誰?。考膩砹诉@么特別的一件東西!是一個讀者吧?
他后來總是穿著那件袍子寫作。他喜歡穿著那件袍子寫作。他穿著那件袍子寫作,并且又寫了許多的傳世之作。
的確是一個讀者。那個讀者在游法門寺的時候看見過武則天給佛的供養(yǎng):一件來自美麗女皇的裙子。一件緋紅色的綴滿繁復(fù)花朵的裙子。兩千多年前的裙子,讓她在兩千年后的打量里感慨不已,遐思不已。也就在那一刻,她打算要送一件有著特殊含義的特別的禮物給她心中的大師。
時光流逝,許多年就那樣過去了。又過了許多年,大師的紀念館要建。在決定保存大師的哪些東西時,一個辦事員發(fā)現(xiàn)了那件袍子。辦事員說,多特別的一件袍子??!辦事員又說,我們把它保存下來吧。
于是,一個從未拿起過剪刀和繡針的女子一生里唯一做的一件衣裳,就這樣被保存下來了。
我常常設(shè)想有這樣的一件衣服,因為我,因為另外的一個人,而長久地存在于這個世界上。就算在我們兩個與之有關(guān)的人的肉體消失后很久,依然存在。
(入選安徽省舒城曉天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語文試卷)
掰著指頭算,兵算出自己離開故鄉(xiāng)五年了。他記得離家時,門邊鹼畔的迎春正爆出星星點點的黃。那黃就搖曳在兵心頭,這許多年。
兵的娘后來想兒子哭泣的時候,心里總算安慰:趕制的一件棉袍、一雙棉窩窩,是兵帶著走的。兵的爹老了,于是筑長城的勞役,該兵這樣的年輕人頂上去。兵無所謂,北方,是自己遲早要去的,筑長城、守邊,都一樣。
兵不停地走在路上,就把麥田走到了身后。接著迎來了山,又走出了山。然后兵就看見無邊的枯草,到處都是草,風呼呼吹過時,草低低地伏下,臣服于風的力量之下。兵看見長城時停下,長城在兵眼里,像一條蟒蛇,在平展展的荒草灘上蜿蜒伸展,直到兵目力不能及的地方。兵現(xiàn)在來延展這條蟒蛇的長度。
兵和另一些兵,被教練著和泥、填土、挖溝。不久,兵被固定在和泥這道工序上,因為兵最擅長和泥,兵和泥和得又快又勻,同樣的米汁被兵和進泥土,就能筑出冷鐵一般的墻。將官用鐵戈來戳,戳不透,和兵一起筑墻的人因此得到嘉獎,若是被將官的鐵戈戳透呢?那筑長城的兵將被填埋進一段新土墻里去。
第二年的時候,兵和一群兵又被選出去種植榆樹。那時候,衰草退了黃,添了綠,空氣里鮮草的清香一陣陣撲進兵的鼻腔,兵覺得真是好聞極了。一些早開的野花像夜晚的星星一樣明亮醒目,真是好看。榆樹有大有小,兵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尺距把榆樹呈三角形栽下。這些榆樹陣,阻擋飛一般馳騁的匈奴騎兵的馬蹄。一個老兵回答了兵的疑惑。
兵早都聞?wù)f匈奴兵是些喜食腥膻的虎狼一樣的野蠻人,揮舞大刀,騎高頭大馬,來如疾風,去如閃電,常常跟隨在一股黑風的后面而來,眨眼就掠走了南人的馬匹、牛羊、地里成熟的莊稼、屋里煮飯的婦女、河邊浣衣的姑娘,簡直是一群魔鬼。兵和更多的兵辛苦著筑長城、植榆樹,就是為了擋住這疾風,這閃電,和比這疾風閃電更可怕的大刀。
在榆樹發(fā)出呼啦啦明亮響聲的時候,兵聽說了一個可喜的消息,蒙恬將軍打了勝仗。消息是從北方退回來養(yǎng)傷的兵帶來的。這個缺了屁股的兵倒不在乎丟了半邊屁股在匈奴騎兵的大刀下,他大咧咧地說,就當是喂了餓狼了,命還在,好得很。像他這樣的殘兵就不用再上前線,不出意外,倒能活著回去見老娘。
兵現(xiàn)在駐守這個叫五里墩的烽火臺,和那個缺了屁股的兵,為了區(qū)分彼此,下面叫兵為末,叫屁股殘缺的兵為老。叫老,叫末,您記住了沒?
大批的兵從五里墩烽火臺上撤走,只留下叫老與末的兩個兵。沒有人告訴他倆要留多久,回頭會有誰來接替。沒人說。時間像草尖上的風,有些搖擺、不定、恍惚。日舉煙、夜舉火的烽火臺有好些日子都是沉默安詳?shù)臉幼?,有時候末站在五里墩上向北遙望,他只看見大片的草一天向南倒伏,一天向東倒伏,不好把握的樣子。五里墩也不再像以前那種兩個時辰一換崗的緊張與警惕。老和末有時候很是詫異,但他們同時說,沒有狼煙和火把吵嚷的日子難道不好么?日子像他們在烽火臺上攤開的身體,放松,再放松。
就這樣,又一個春天來了。
一個漫漫的和風吹臉的春日,靠在土墩上曬太陽,老對末說,你沒有打過仗,你沒有看見蒙恬將軍的弩車從直道上開過來的陣勢,你也沒扳過弩機?!胺拧?,老模仿發(fā)弩機的動作?!拔恕薄媳葦M弩飛馳的聲音。像是有一萬只大黃蜂朝一只羊猛撲過去。人仰馬翻,當然是匈奴騎兵。老描述。
匈奴騎兵統(tǒng)統(tǒng)被趕回老家去了。你不信,你笑,你啥也沒見過。你當然笑。
我修過長城,我和泥得到過領(lǐng)軍的嘉獎,和我一道修長城的人都沾過光。末終于想出一件屬于自己的光榮。末當然不會跟老說,他在北上前,是村里有名的磚瓦匠,他燒的磚,遠近聞名哩。
我栽的榆樹,大概都能活。這話是末在心里念叨的。因為末想,泥瓦匠是屬水屬土的,好水好土當然滋養(yǎng)木。
又一個夜晚,躺在烽火臺上吹風,老笑嘻嘻地,神秘地對末說,你連女人都沒見過哩,你見過個啥!月灑清輝,蟲鳴嘰嘰。
老的話末早聽見了,但他默聲,不理老。女人他咋沒見過?他離家那年,隔壁喜良剛?cè)⒘讼眿D,新媳婦來他門前井臺上打水,隔著一把轆轤站著,一個人手上的溫度,傳給下一個人,怎說他沒見過女人?喜良去筑長城,比他早走一月呢。
但末還是有點傷感,因為從他家的轆轤井臺,末聯(lián)想到老娘,以及老娘灶臺上彌漫的飯菜的香氣。他多久沒吃娘做的飯菜了?他幾乎都忘掉大白饅頭的麥香氣了。他鼻翼抽動,像狗覓食似的嗅,卻還是只聞見清朗月光下青草清寡的香氣。
后記:公元前215年,嬴政以蒙恬為帥,統(tǒng)領(lǐng)30萬秦軍北擊匈奴。在黃河之濱,以步兵為主的秦軍與匈奴騎兵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zhàn)。秦軍在蒙恬的指揮下,以弩重創(chuàng)匈奴騎兵,秦軍以銳不可當之勢,迫使匈奴遠遁大漠。蒙恬修長城,建直道,栽榆樹。此后很長時間,匈奴 “不敢南下而牧馬?!?即便秦末,中原陷入戰(zhàn)亂,北方的匈奴也長久不敢南犯。這是后話。
而彼時那兩個兵,唯有堅守與期盼……
(選入河南省濮陽市2017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
責任編輯:練建安 馬洪滔
【作者簡介】
陳毓,陜西商洛人,現(xiàn)供職《陜西畫報》。在《文藝報》 《新青年》《北京文學》等報刊上發(fā)表作品,被《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讀者》等刊選載,并收入多種年選本。獲小小說金麻雀獎、蒲松齡微型小說獎、柳青文學獎、冰心圖書獎等獎項。出版有《藍瓷花瓶》《飛行器》《美人跡》《嗨,我要敲你門了》《夜的黑》《白馬》《去原始森林的那個下午》等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