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明,韓 征,任繼紅,李敬功,張道勇,馮志剛,張晨朔
(1.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 2.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油氣儲量辦公室,北京 100010)
2008~2017年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114.9億t,其中,2008~2015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均超過10億t,2012年達(dá)到高峰15.2億t,隨后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17年跌至8.8億t;2008~2017年我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64 467億m3,其中,2009~2016年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均超過5 000億m3,2012年達(dá)到高峰8 990億m3,2017年下降到4 796億m3[1]。通過研究分析2008~2017年新增探明地質(zhì)儲量,有助于進(jìn)一步認(rèn)識這10年間我國石油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增長特點(diǎn),為把握我國油氣勘探方向提供依據(jù)。
從區(qū)域分布看,2008~2017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盆地、渤海灣(海上)盆地、渤海灣(陸上)盆地、塔里木盆地、準(zhǔn)噶爾盆地、松遼盆地、柴達(dá)木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灣盆地等9個盆地,新增探明地質(zhì)儲量均大于2億t,合計探明地質(zhì)儲量107.2億t[2],占總新增探明地質(zhì)儲量的93.31%(圖1)。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東海盆地、瓊東南盆地、準(zhǔn)噶爾盆地、松遼盆地、珠江口盆地等8個盆地,新增探明地質(zhì)儲量均大于1 000億m3,合計探明地質(zhì)儲量61 687億m3[2],占總新增探明地質(zhì)儲量的95.69%(圖2)。
圖1 2008~2017年全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超過2億t的盆地Fig.1 Major basins with more than 2×108 t of measuredoil initially in place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7
圖2 2008~2017年全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超過1 000億m3的盆地Fig.2 Major basins with more than 1 000×108 m3 ofmeasured natural gas initially in place in Chinafrom 2008 to 2017
埋深小于500 m定義為淺層,500~2 000 m定義為中淺層,2 000~3 500 m為中深層,3 500~4 500 m定義為深層,大于4 500 m定義為超深層[3]。2008~2017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中,淺層埋深儲量占累計新增儲量的11.15%,中淺層埋深儲量占40.62%,中深層埋深儲量占33.95%,深層埋深儲量占5.00%,超深層埋深儲量占9.28%;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中,淺層埋深儲量占累計新增儲量的6.67%,中淺層埋深儲量占2.80%,中深層埋深儲量占43.14%,深層埋深儲量占12.57%,超深層埋深儲量占34.82%(圖3)。
2008~2017年,我國新增石油探明未開發(fā)儲量比例為49%~74.7%,平均為63.1%,未開發(fā)儲量比例呈遞減趨勢,從2008年的65.4%下降到2017年的59%,反映了這10年間我國新增石油儲量總體開發(fā)程度有所提高。我國新增天然氣未開發(fā)儲量比例為75.6%~99.5%,平均為86.1%,未開發(fā)儲量比例呈遞增趨勢,從2008年的75.6%增加到2017年的80%,反映了這10年間我國新增天然氣儲量總體開發(fā)程度有所降低(圖4)。
圖3 2008~2017年全國新增石油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在不同埋藏深度分布情況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measured oil and naturalgas initially in place at different depths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7
圖4 2008~2017年全國新增石油天然氣探明未開發(fā)地質(zhì)儲量比例變化趨勢Fig.4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proportion of measuredundeveloped oil and natural gas initially in place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7
油藏滲透率小于5 mD定義為特低滲,5~50 mD定義為低滲,50~500 mD定義為中滲,500~1 000 mD定義為高滲,大于1 000 mD定義為特高滲[3]。2008年以來全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中特低滲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增趨勢,由2008年的58.5%上升到2017年的73.7%;高滲儲量和中滲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減趨勢,高滲儲量由2008年的6.3%減少到2017年的0.6%,中滲儲量由2008年的15.5%減少到2017年的7.9%(圖5(a)),反映了這10年間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品質(zhì)呈變差趨勢。
氣藏滲透率小于1 mD定義為特低滲,1~10 mD定義為低滲,10~100 mD定義為中滲,100~500 mD定義為高滲,大于500 mD定義為特高滲[3]。2008年以來我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中特低滲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增趨勢,由2008年的53%上升到2017年的67.7%;高滲儲量和中滲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減趨勢,高滲儲量由2008年的8%減少到2017年2.8%,中滲儲量由2008年的12.8%減少到2017年的7.4%(圖5(b)),反映了這10年間我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品質(zhì)呈變差趨勢。
油藏可采儲量豐度小于8×104m3/km2定義為特低豐度,8×104~25×104m3/km2定義為低豐度,25×104~80×104m3/km2定義為中豐度,大于80×104m3/km2定義為高豐度[3]。2008年以來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中特低豐度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增趨勢,由2008年的30%上升到2017年的55.6%;高豐度儲量和中豐度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減趨勢,高豐度儲量由2008年的8.4%減少到2017年0.6%,中豐度儲量由2008年的29%減少到2017年的17.6%(圖6(a)),反映了這10年間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豐度呈變低趨勢。
氣藏可采儲量豐度小于0.8×104m3/km2定義為特低豐度,0.8×104~2.5×104m3/km2定義為低豐度,2.5×104~8×104m3/km2定義為中豐度,大于8×104m3/km2定義為高豐度[3]。2008年以來我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中特低豐度儲量和中豐度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增趨勢,特低豐度儲量由2008年的11.1%上升到2017年的16.5%,中豐度儲量由2008年的18.3%上升到2017年的49.7%。高豐度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減趨勢,由2008年的33.1%減少到2017年4.6%(圖6(b)),反映了這10年間我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豐度呈變低趨勢。
圖5 2008~2017年全國新增石油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品質(zhì)變化趨勢Fig.5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quality of measured oil and natural gas initially in place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7
圖6 2008~2017年全國新增石油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豐度變化趨勢Fig.6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abundance of measured oil and natural gas initially in place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7
2008年以來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淺層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減趨勢,由2008年的12%減少到2017年的4%;深層儲量和中深層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增趨勢,深層儲量由200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8.4%,中深層儲量由2008年的32.1%上升到2017年的57.8%(圖7(a)),反映了這10年間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埋深呈變深趨勢。
2008年以來全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淺層儲量和中深層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減趨勢,淺層儲量由2008年的9.7%減少到2017年1%,中深層儲量由2008年的64%減少到2017年40.9%;超深層儲量所占比例大體呈遞增趨勢,由2008年的13%上升到2017年的37.9%(圖7(b)),反映了這10年間我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埋深呈變深趨勢。
圖7 2008~2017年全國新增石油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埋深變化趨勢Fig.7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buried depth of measured oil and natural gas initially in place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7
地層原油黏度≥50 mPa·s稱為稠油,原油凝固點(diǎn)≥40 ℃稱為高凝油。稠油和高凝油具有黏度大、凝固點(diǎn)高等特點(diǎn),因此開采難度大,開發(fā)成本相對較高[3]。我國2008~2017年新增探明地質(zhì)儲量中稠油和高凝油合計26.9億t,其中,2008~2016年均超過1億t,2012年稠油和高凝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6.7億t,占當(dāng)年全國新增原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的43.8%,達(dá)到這10年間最高值(圖8)。
圖8 2008~2017年全國新增稠油和高凝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變化情況Fig.8 The changes of proved geological reserves ofheavy oil and high condensate oil in China from2008 to 2017
1) 2008~2017年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盆地、渤海灣(海上)盆地、渤海灣(陸上)盆地等9個盆地,埋深主要以中淺層和中深層為主,占比74.6%;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8個盆地,埋深主要以中深層和超深層為主,占比78%。
2) 2008~2017年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zhì)儲量總體開發(fā)程度有所提高,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總體開發(fā)程度有所降低;油氣儲量品質(zhì)呈變差趨勢、儲量豐度呈變低趨勢、儲量埋深呈變深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