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夏普,王斌華
(長安大學道路施工技術與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710064)
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具有比強度、比模量高,耐疲勞和耐腐蝕等優(yōu)良的物理和化學性能[1],已廣泛用于眾多領域。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固鋼結構可以實現(xiàn)載荷大面積傳遞,相對于金屬結構的傳統(tǒng)加固方法,例如焊接、鉚接或螺栓連接等,不會產生焊接殘余應力、增重嚴重和應力集中等新問題。因此,碳纖維復合材料用于加固鋼結構具有顯著特點和優(yōu)勢。近年來,有大量人員對碳纖維加固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增強機理、失效模式和影響參數(shù)等方面,為碳纖維復合材料用于實際工程提供了指導。已有的研究表明對CFRP/金屬復合結構的金屬表面進行處理可增強粘接層強度[2-4],加入短纖維可進一步增強復合結構粘接層的強度[5]。本文基于短纖維的橋聯(lián)增韌機理,采用鋼板表面刻槽處理,在刻槽鋼板和CFRP布之間的樹脂粘接層中加入kevlar短纖維和多壁碳納米管(MWCNT),kevlar短纖維的自由端可以隨機嵌入到金屬表面的槽中和CFRP布表面縫隙中,使CFRP/樹脂粘接層界面、金屬基質/樹脂粘接層界面和樹脂粘接層三者的強度協(xié)調增強;多壁碳納米管可以改性環(huán)氧樹脂粘接劑,并且可以進入到槽底部進一步增強CFRP/樹脂粘接層的強度,通過兩種短纖維的共同作用來提高CFRP/鋼復合結構的粘接層強度。
本試驗選用的鋼基為Q235普通碳素結構鋼(A3),截面尺寸為(25 × 3)mm2,長度為 150 mm,碳纖維布采用天力信牌碳纖維布,其材料性能如表1所示。樹脂選用鳳凰牌環(huán)氧樹脂型號為WSR618(E-51),固化劑為T-31,樹脂和固化劑按照質量比4∶1混合使用。粘接前制作好長度為6 mm密度為30 g/m2的kevlar薄膜,鋼板用丙酮超聲波清洗30 min,并使用微型銑床在鋼板表面銑出間距2 mm深度為0.3 mm的槽。用質量分數(shù)為3%的丙酮樹脂溶液預浸鋼板和kevlar薄膜,并在鋼板表面刷涂1%的CNT溶液,待丙酮揮發(fā)后完成粘接,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然后在0.6 MPa壓力下固化24 h,固化完成后用鋸床將試件切割成設計參數(shù)[6-7](表2)。根據(jù)GBT 232-2010,采用三點彎試驗(見圖2)對試樣強度進行研究,支撐跨度為 100 mm,具體支撐方式見圖3。使用萬能拉壓試驗機進行試驗,該設備最大試驗力為100 kN,加載速度為1 mm/min。
表1 碳纖維布力學性能
表2 E N F試樣設計參數(shù)
圖1 E N F試件結構示意圖
圖2 三點彎曲試驗
圖3 E N F試件支撐加載簡圖
本試驗分別制備了刻槽/kevlar和刻槽/kevlar/CNT兩種界面的ENF試件各4個,其載荷-位移曲線如圖4和圖5所示。從載荷-位移曲線可以看出兩組粘接界面ENF試樣載荷-位移曲線斜率基本保持一致說明ENF試樣的剛度基本相等,既是試樣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基本相同。平均極限載荷和斷裂能如圖6和圖7所示,平均失效破壞參數(shù)如表3所示,刻槽/kevlar/CNT界面平均極限載荷相比刻槽/kevlar界面提升了13.5%,斷裂能提升了16%??滩?Kevlar/CNT界面粘接效果更好歸功于兩個原因:(1)由于CNT尺寸較小,在刻槽鋼板表面刷涂CNT溶液可以使CNT進入鋼槽底部,進入鋼槽底部的CNT一端可以伸入鋼槽表面凹陷處,另一端嵌入樹脂粘接層中從而增加鋼板和樹脂層的粘接強度;(2)在剪切載荷下CNT可以使裂紋發(fā)生偏轉增加斷裂面積從而增加斷裂能。
表3 失效破壞參數(shù)平均值
圖4 刻槽+kevlar界面載荷-位移曲
圖5 刻槽+kevlar+C N T界面載荷-位移曲線
圖6 平均極限載荷
圖7平均斷裂能
圖8 為ENF試件失效后斷裂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ENF試件失效后樹脂大部分附著在CFRP表面,鋼槽內也存在被剪斷的樹脂。CFRP面存在大量被掀翻的樹脂,可以清晰地看到kevlar短纖維的橋聯(lián)作用。
圖8 斷裂面形貌特征
本文通過三點彎曲試驗研究了刻槽/kevlar和刻槽/kevlar/CNT兩種CFRP/鋼復合結構的層間剪切斷裂性能,實驗結果表明刻槽/kevlar/CNT試樣相對于刻槽/kevlar試樣厚度基本不變,極限載荷提高了13.5%,斷裂能提高了16%。kevlar短纖維的橋聯(lián)增強作用可有效協(xié)調增強了粘結層、粘結層/CFRP界面和粘結層/刻槽鋼界面的斷裂性能,實現(xiàn)了CFRP/鋼復合結構極值載荷和斷裂能的有效提升。CNT可以進入鋼槽底部增加鋼板和樹脂層的粘接強度,在剪切載荷下CNT可使裂紋發(fā)生偏轉增加斷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