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海南能源開發(fā)有限公司 吳本柱
鄒繼國堅信,有公司前期打下的堅實基礎,有領導和同事的關心與支持,有集團為海南公司營造出的發(fā)展氛圍,只要腳踏實地、敢想敢干,就一定不會辜負大唐這塊金字招牌。
鄒繼國,男,1969年3月生,中共黨員。在大唐海南能源開發(fā)有限公司(簡稱海南公司)工作一年多來,他用“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qū)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以“一天當三天用”的干勁,全力推動萬寧項目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大唐萬寧2 臺46 萬千瓦天然氣發(fā)電項目從立項到備案僅用時233 天的同類項目最快速度。他先后被評為“大唐集團2018年度先進工作者”和“2019年勞動模范”。
2017年12月,鄒繼國借調到海南公司工作。由于公司剛剛組建,極度缺員,然而又迫切需要項目突破站住腳跟。他剛到海南不到1 個月,就接下跑項目的艱巨任務。面對陌生的工作環(huán)境和語言交流不暢,他心里也直打鼓。但人生能有幾回搏,他堅信,有公司前期打下的堅實基礎,有領導和同事的關心與支持,有集團為海南公司營造出的發(fā)展氛圍,只要腳踏實地、敢想敢干,就一定不會辜負大唐這塊金字招牌。
于是,他“胸戴黨徽”進政府,“頭頂大唐”樹形象,全力以赴、自下而上努力將上層對接的利好化為具體成果,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溝通,一個人一個人地交流,每天十幾次甚至幾十次反復向市政府和各委辦局匯報。
2018年2月8日,為獲取海南公司與萬寧市政府關于萬寧建設氣電項目的洽談會議紀要,鎖定項目開發(fā)權,他馬不停蹄地奔走。那天,全島降溫,下起小雨,出現了極少的寒冷天氣。一大早,沒休息好、雙眼布滿血絲的他,拖著打著鋼板的病腿,攔了一輛摩托車就朝萬寧市政府奔去。一路上全是返鄉(xiāng)過春節(jié)的人流。面對彼時彼景,他也十分想念遠在東北的妻女和年邁的父母。但重任在肩,完不成任務,何以面對江東父老!他冒著越下越大的雨趕到市政府,了解到會議紀要已流轉到市長審批,而市長外出,不知何時返回。為了節(jié)省時間,他決定守在市政府外面等。足足過了13 個小時,市長還沒回來,政府大樓的工作人員也相繼下班。怎么辦?怎么辦?公司領導還在等消息,集團也在等。著急上火加極度疲憊,讓他感到從未有過的委屈與傷心。這是圖啥呀,拋下妻女、父母,不遠幾千里來到這里,受苦受累受磨難,甚至還有埋怨和不理解,一米八幾的大漢也不禁眼眶含淚。但隨即他又調整好自己,并對自己說:再等等,再等等。終于在晚上九時多,市長辦公室亮起了燈。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市長秘書很快把市長簽發(fā)的會談紀要交給他,并由衷地說:“你們大唐人跑項目都這樣嗎,像干自家事似的?”他微微一笑答道:“我是黨員,現在是大唐海南公司發(fā)展的關鍵期,再苦再累也值得?!?/p>
去年6月,他遠在東北的女兒中考,希望他能回家陪一陪,但項目的推進正處于關鍵期,200 多天沒回過家的他內心也十分掙扎,但看見一同奮戰(zhàn)的同事依然在日夜奔波,最終他選擇了堅守崗位,僅靠視頻給予女兒關心和鼓勵。正是憑借這股勁頭,海南公司和萬寧項目籌備處在短短幾個月內攻下了項目所需的30 余個支持性文件和15 個專題,最終實現項目從立項到核準僅用時233 天。
在項目進入施工準備后,為了加快推進項目征地及拆遷,他與同事們制作宣傳冊,冒著被漫罵甚至人身威脅深入村民家中反復溝通。為了遷移一個從清朝延續(xù)下來的家族墳墓,他主動聯系,在清明祭掃時與墓主后人一起鞠躬、上香,這樣才得到這一大宗族的理解,4月17日將墳墓遷出,解決了廠址封閉的最后一道難題,僅用3 個多月完成項目征地和拆遷,并創(chuàng)造了每畝24.86 萬元的海南工業(yè)建設用地補償最低記錄。
鄒繼國(右二)在勘察廠址。資料圖
負責萬寧燃機項目開發(fā)工作以來,為加快推進和早日獲得政府批復,他忍著腓骨骨折及鋼板固定手術后的疼痛堅持工作。有段時間,由于連續(xù)奔波得不到休息,傷處時常疼痛。而當時正值項目推進關鍵期,人員緊缺,他深知自己不能缺席,也知道腿上的鋼板不及時取出會造成骨骼變形。但是,一動手術就需要半個月,項目剛剛取得的優(yōu)勢會瞬間化為烏有。腿傷是自己的事,還可以再堅持堅持,他暗暗拿定主意,咬緊牙關、強忍傷痛又一瘸一拐地奔波起來,并千方百計從萬寧市規(guī)劃委協調得到規(guī)劃圖,在1 個月內勘察了30 幾個廠址并最終選定7 個。政府的很多熟人看到了,經常開玩笑說“瘸胖子”又來了。在得知萬寧市規(guī)劃委要將第一批項目土地多規(guī)合一上會審查的信息后,他迅速協調設計單位和審查單位用最短時間將項目選址意見送達規(guī)劃委并獲得通過,創(chuàng)造了萬寧市土地選址時間最短的優(yōu)異業(yè)績,并獲得了海南省“多規(guī)合一”文件的批復。
轉眼間,既定的手術時間已過去2 個多月,在領導和醫(yī)生的多次催促下,他才返回黑龍江做手術取出鋼板。而這次回家也是他到海南1年多來僅有的一次回家。在回家做手術的幾天里,他人雖在東北,可心卻一直牽掛著遠在萬寧的項目進展,惦記著那一片揮灑著他辛勤汗水的土地和共同奮戰(zhàn)的同事。術后不到一周,他未等拆線就堅持出院,登上飛機返回海南,投入到爭取項目“大路條”的攻堅戰(zhàn)。與他接觸的政府工作人員,都被他的敬業(yè)和奉獻精神所打動,紛紛給予了最大的幫助和支持。同時,與政府部門的關系也悄然發(fā)生了改變,由大唐希望參與海南發(fā)展,到當地政府希望大唐加快在瓊發(fā)展。
鄒繼國不僅是工作上的楷模,學習上也始終常懷“本領恐慌和空杯心理”,通過堅持長期學習集團公司和海南省項目前期政策和法規(guī),學習能源領域的新技術、新知識,學習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政策,不斷增強跑前期的本領和能力,從政府到設計單位,從設計單位到各項目專題單位,每天大量的協調工作和跨越式的知識學習,使他在與政府溝通協調時,被譽為“氣電專家”。也正是這份信任,使萬寧燃機項目在前期推進過程中,節(jié)約了大量時間。萬寧市發(fā)展改革委等部門一看是該同志報上來的材料,都會很快通過,為項目233 天通過備案奠定了堅實基礎。
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鄒繼國在海南工作一年多來,努力克服工作、家庭和傷病等各方面困難,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創(chuàng)造了大唐萬寧速度,為大唐在海南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海南公司廣大職工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