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輯
Dengzhou Ancient Port:the Starting Point of Maritime Silk Road
遙遠的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同時期,登州古市因地靠仙都蓬萊,商賈云集,手工業(yè)發(fā)達,市場十分繁盛,又地處沿海,所以海上商貿活動也隨之興起。風平浪靜的一天,航海家們攜著陶器、種子、瓷器,從登州古港出發(fā),開始了他們的東渡活動。
最初,他們沿著海岸前行,陸地能帶給人們莫大的安全感。后來,他們開始通過海島的連接,逐島航行,從此地到達彼地,從膠東半島到達遼東半島。再后來,他們沿著遼東半島的海岸繼續(xù)航行,到達了朝鮮半島,到達了日本,這就是膠東半島最早通向海外的航線,被稱作“登州海道”。
據史學家研究:齊桓公時期,航海家們就開辟了以山東半島沿海港口為起點的“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在以后的年代里,舟山等口岸也紛紛開啟了商貿活動,并越來越占據了與國外通商的重要位置。秦漢時期,膠東半島的絲織業(yè)發(fā)展較快, “絲綢外交”成為這一時期的一大特色。同時期,中國與朝鮮、日本之間也開始絲綢交易,從登州古港到朝鮮和日本的海上航線,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唐代,日本曾13次派出遣唐使人唐求法,探求發(fā)展之路,在炯臺登陸。宋太宗淳化年間,政府派遣使者從煙臺出發(fā)赴朝鮮,中國的絲綢、冶鐵、造紙等技術開始傳人朝鮮、日本等地,煙臺由此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