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來到別的城市,總擁有某種解放了的自由。
一個日本朋友喜歡紐約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東京,一旦他打了領(lǐng)帶,一副上班族模樣,就不能任意從口袋掏出一根香蕉,站在路邊吃;而在紐約時代廣場,穿著西裝的他可以吃香蕉、啃蘋果、仰頭灌飲料,做出各種被日本大眾視為不禮貌甚至粗魯?shù)男袨椤?/p>
另一個臺北朋友到了紐約,喜歡在公園長椅上就餐。臺北的氣候?qū)儆趤啛釒Ъ撅L(fēng)氣候,中午通常是一天之中最炎熱的時段,即使坐進(jìn)了公園,人也是被車輛噪音包圍,處于潮濕空氣之中,非常不舒服,很少有人會自愿離開溫度適宜的空調(diào)屋,頂著大太陽,滿身大汗地吃盒飯。然而,對屬溫帶氣候的城市來說,冬季積雪時間長,陽光是難得的禮物,人們會把握機(jī)會盡情享受,夏季白天人們甚至?xí)浅鰟?,坐滿公園綠地,占據(jù)每一條路邊長椅,陽光充足卻不似熱帶會烤人肌膚,每個人都悠閑地吃著三明治,閱讀手上的書。如此簡單的公園午餐,對臺北朋友來說,卻是一種小小的奢侈。
【挖掘求深度】
每個城市的文化不同,人們的行為方式也不同。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約定俗成的公序良俗,這是一種文化,約束著居民的行為;但也是一種枷鎖,銬住了精神的某種自由,使得現(xiàn)代人活得愈來愈復(fù)雜了。
而事實上,活得簡單就能活得自由,就如日本朋友在紐約廣場啃蘋果,臺北朋友在紐約公園就餐,而旅人同樣可以在日本路邊吃香蕉。